陸半導體遇冷 無競爭力企業難融資

在5G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消費電子等終端需求的帶動下,加上中美貿戰引發的「國產化」浪潮,去年大陸半導體出現一股投資熱。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分析師認為,部分項目估值預計將下調20%-30%,甚至下調50%,如果是純粹的進口替代,沒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接下來將很難融資。

據《證券時報》調查,大陸半導體的上(設計)、中(製造)、下(封測)游產業鏈,以封測廠受疫情的衝擊最大。「由於封測對人力的需求更多,最嚴重的時候只有一半的封測產能開工。」架橋資本合夥人童亮亮透露,儘管大陸的封測廠正在陸續復工,產能也正在恢復,但是許多封測廠都在東南亞,那邊的復工復產情況仍不太理想,影響整個產能回到正常水準。

儘管目前中游製造環節受疫情影響最小,但如果疫情持續時間過長,會對原料和設備的供應帶來壓力,成本也會隨之上升。「包括光刻膠、蝕刻液、濕電子化學品等半導體材料的主要供應商來自日韓。如果日韓的疫情不能短時間內解除,國內的耗材供應會受影響,目前許多製造廠的耗材已經低於安全庫存。」童亮亮表示。

「現在國內的(半導體)製造廠基本復工,本來2月分要採購,但那時沒採購,現在一復工就缺貨,特別是高端晶圓,即使能買到也會漲價。」國中創投副總裁李程晟表示,雖然部分廠現在還有一些存貨,但這兩個月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需要提高採購量,價格或許會上漲10%-20%。

除了生產端的問題,大陸半導體業目前更大的問題是訂單不見了。受疫情影響,全球終端市場的需求驟減,此前包括IDC等研究機構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年減逾30%,如今疫情持續擴散,全球一線手機廠商Q1出貨下滑比例將會擴大。

大陸某封測廠相關人士說:「現在好多消費電子晶圓需求量下調,市場需求相對沒那麼大,減緩封測廠、晶圓廠的供貨壓力,但等於全產業鏈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該人士表示,原本晶圓廠年後都會開足馬力生產,現在即使全員復工意義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