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萬海飆漲!股價大漲背後,不只是量,更是「時限」。90天期限下的恐慌搶運潮!

長榮、萬海飆漲!股價大漲背後,不只是量,更是「時限」。90天期限下的恐慌搶運潮!
長榮、萬海飆漲!股價大漲背後,不只是量,更是「時限」。90天期限下的恐慌搶運潮! - 來源: 玩股網

本周一(5/12)美中聯合宣布對彼此關稅暫緩90天:

  • 美國把對中國商品的懲罰性關稅從145%先降到30%;

  • 中國也同步下調對美商品的報復性關稅到10%。

這場政策設定好的限時賽跑,讓美中出口商陷入恐慌的90天倒數。

長榮、萬海本週飆漲20%以上,市場瘋了,貨櫃危機再現!

這週(2025/5/12~5/16),海運股狂飆,政策點火的恐慌式搶運潮:

  • 長榮、萬海單週漲幅都超過20%,陽明也上漲超過15%。

  • 港口開始出現明顯壅塞,貨櫃需求飆升。

反思我過去的錯誤:我只看了量,卻沒看到「時間可能被壓縮」

老實說,我在前一篇文章中錯了。
我當時認為:「反正總出口量頂多出現一些備貨潮,只是提前拉貨,後面會空窗,這是短命行情。」

但我沒看到的是:政策硬生生設定了一個「期限」,而這個期限,改變了一切。
所有企業都被時間追著跑,沒人想在90天後再出貨,那就意味著所有訂單都壓進這段時間。
供給沒變,時間被壓縮,大家又都急,報價怎麼可能不飆?

不要只看「會不會多」,還要看「多久要出完」

這次我真正學到的是,除了總量的考量外,還必須進一步關注「時間」這個變因。當出貨的時間被壓縮,市場就會進入一種非理性的節奏,時間本身會擠壓出高價、推升報價。政策設下的90天期限,不只是制度安排,更像是一個壓力鍋的啟動鍵,讓供需之間的張力在極短時間內集中爆發。未來再遇到類似事件,不會要觀察「需求有沒有增加」,也要關心:「這些需求,要在多久之內完成?」這才是真正影響行情強度的關鍵所在。

本文作者為玩股華安,原文出處:玩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