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首季EPS 2.38元,居貨櫃三雄之冠,陽明EPS 0.97元居次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首季獲利出爐,其中長榮(2603)每股盈餘(EPS)2.38元奪冠,其次是陽明(2609)EPS 0.97元居次,萬海(2615)EPS-0.75元,是三雄中唯一虧損者。長榮海運第一季合併營收為668.27億元,年減60.88%,稅後淨利為50.43億元,年減95.02%,毛利率22.15%,每股盈餘2.38元。

長榮指出,2023年度第一季貨櫃航運景氣受全球政經局勢與通膨壓力影響,整體運輸需求及市場運價均呈下滑,影響第一季營收與獲利表現;長榮海運除密切注意短期市場的貨量變化外,也將持續關注因地緣政治因素所引發相關產業鏈及貿易結構的改變,適時調配運力以因應市場發展。

陽明海運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69.53億元,年下滑65.36%,稅後淨利34.01億元,年下滑94.38%,每股盈餘(EPS)為0.97元,較去年同期的17.35元大幅減少16.38元。

陽明指出,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供給成長為8.3%,需求成長為1.4%,市場依然呈現供過於求局面,但船舶供給面仍受日趨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影響,全球航商可能採取降低船舶航速、或加速舊船汰換以符合規定,將有助於供需更趨於平衡,加上,IMO將於今年7月討論是否設定更嚴格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及減碳等議題,對未來船舶供給面可能造成影響。

另外,根據今年4月份Alphaliner最新資料顯示,全球約有4.4%貨櫃船隊處於閒置狀態,較近期高峰6.4%持續縮減,預期航運市場貨運需求有回溫跡象,如下半年全球供應鏈庫存可持續消化並維持傳統旺季表現,對營運績效將有正面助益;惟地緣政治變化、區域經濟發展及國際環保法規之不確定等因素仍影響全球航運市場,需審慎應對。

而陽明董事會通過授權洽談5艘1.5萬TEU級LNG動力雙燃料貨櫃船簽約建造事宜,藉此優化船隊配置,授權簽約總額8.5-9.75億美元。

萬海第一季度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55.58億元,季減35.33%,年減68.25%;稅後淨損新台幣21.18億元,EPS為-0.75元。

萬海表示,從上海貨櫃運輸指數SCFI來看,2022年初高點5,109點,下滑至2023年3月底923點,減幅約81.93%,導致運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該指數5月初已回升至998點,顯示市場已看到復甦現象。

展望下半年,根據Alphaliner對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今年船舶供給成長8.2%,貨運需求成長為1.4%;明年供給成長8.9%,需求成長為2.2%,萬海指出,面對這樣的挑戰,已因應各市場經營變化,配置適合船型及調整航線來滿足客戶需求以維持穩健經營。從財報來看,財務結構仍然穩健,足以因應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及外在環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