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跟恆大 有什麼關係?

作者:劉大(劉宇玹)

貨櫃航運與口罩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產業,有什麼共通點呢?

口罩在疫情時刻是不可或缺的保命用具,但製造口罩並非需要相當高深的技術,簡單的說這個產品已經成熟到不能再成熟,且未來也無法再有技術性的突破,民眾買口罩時是不是也不會特別在意是哪家廠商生產的呢?因為只要經過國家標準認證的口罩都是完全一模一樣材質與品質,銷量的好壞單純是以供需法則決定,對於口罩廠來說平時並不會無緣無故擴增產能,只要足夠供應需求即可,但因為疫情的因素,導致需求突然暴增,供給無法足夠供應給需求,導致物以稀為貴在相同製造成本之下,毛利與售價大幅提升,當然商人是非常精明的,當一個產品利潤提升,自然會有更多人投入這個產業,一段時間後供給會逐漸提升甚至達到平衡,可是需求並非常態性的提升,疫情趨緩之後將恢復正常,這時口罩廠的整體獲利將不再成長,若需求持續降低,在過量的產能之下甚至會雪上加霜,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台灣水果售價,發現前一年售價與利潤高的水果,農民搶種之下造成次年供給過剩連採收都不划算。

在去年疫情嚴峻時,經濟活動一度出現停滯與衰退,眾多商品也停止進口與出口,許多廠商累積了大量庫存無法銷售,庫存無法變現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傷害頗大,尤其是科技電子產品,在疫情趨緩之後經濟復甦,眾多廠商爭相將庫存送達該送的地方,貨運量因此大增,與上述口罩的道理一樣「物以稀為貴」,運價因此大幅提升,下圖為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雖然目前運價大漲,但供需總有一天會達到平衡,貨總有一天會消化完畢。

股市非常精明,對於技術性不高、單純因為供需失衡而營收獲利成長的產業不會賦與高本益比,所以不能拿台積電、聯發科等高技術性的電子股,本益比動輒20~30倍相提並論,以恆大為例,近四季的EPS加總為23.16塊,以目前股價85.4計算,本益比才3.6倍,長榮第一季財報公布EPS為7.04元,這樣的表現令市場歡聲雷動,很多人用本益比10倍來計算股價動輒200~300元的目標價,仔細思考就算未來每一季都獲利7元,一整年獲利28元,以市場賦與恆大的本益比試算頂多才100元上下,況且每一季7元代表著到年底供需都無法達到平衡才可能發生,首先對於貨櫃航運來說,第一季產能買載,除非再買入貨櫃輪加入運輸,否則獲利上很難有所突破,再來就算貨櫃輪可以及時製造投入運輸,港口本身吞吐量也有限制,再多的船也無用武之地,除非港口腹地擴大才能容納所有船隻,但擴大腹地非簡單的工程一時半刻可以完成,因此營收獲利是否還有增長的空間值得思考!!

廣告

股價反應的是未來,因此在EPS還沒公布成長時,就已經會先行大漲反應,以恆大為例,2020第一季EPS為1.45,第二季直接跳升到7.21,第二季EPS公布日為2020/7/21盤後,參考下圖在營收好消息公布後,主力利用營收利多拉高出貨,若空有股價沒有營收或空有營收股價沒漲,無法吸引散戶相信而進場追價,因此營收大增配合股價大漲同步產生黑洞般的吸引力,由下圖可知EPS公布之後離高點也不遠了,不到半個月開始反轉下跌,至今股價已經砍半。

長榮的EPS在本季大幅度成長由2.79跳升至7.04,股價也以漲停板表現,短線上主力可能會運用此營收利多拉抬,已經進入拉高出貨階段,為了製造話題性也不排除會創歷史新高,但危機可能在創歷史新高後出現(下圖),若半個月內股價上漲有所停滯,慎防如同恆大般反轉。

昔日「口罩王」對比今日「航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