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總座估票價易漲難跌,空運不排除有「海轉空」急單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航空(2618)今(19)日召開法說會,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看好新台幣升值、新增4+1假期兩大利多,預估未來票價「易漲難跌、回不去了」,而孫嘉明也強調,關稅變動長榮航空輸美貨量沒影響,但不排除近期有「海轉空」急單。針對今年航空產業,長榮航空首席副總廖至維則表示,目前看來抱持審慎樂觀,戒慎恐懼。孫嘉明指出,受到國際政經變化及地緣政治衝突,今年第一季油價下跌對航空公司營運有利,平均票價雖比去年同期微幅下修,不過還是大幅高於疫前,客運平均收益還是成長,未來票價走勢還是「易漲難跌、回不去了」。

長榮航空表示,今年第一季票價和疫情前同期相比,美洲漲約42%、東南亞漲約12%,其他區域漲幅介於兩者之間,港澳比疫情前微幅下降。

孫嘉明表示,針對夏季暑假客運方面,需求強勁,澳洲訂位量比去年成長約30%,歐美遊學、觀光、探親需求還是持續增加,西雅圖暑假會增班,東北亞新增神戶航線,東南亞峇里島、峴港訂位率高,暑假需求相當不錯,看好新台幣升值激勵,加上新增4+1假期,非常有利旅遊需求。

至於貨運市場方面,孫嘉明表示,對等關稅宣布起,變化很快很多,先前有一波搶艙潮,3月貨收成績好,4月9日後豁免手機、筆電科技消費品,暫緩90天高額關稅,5月14日中美談判雙方降稅,而電商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取消,中國電商出貨少,加上五一長假,量確實有掉,不把大陸航班調整去東南亞,整體來說,輸美貨量沒有影響,9架貨機和客機腹艙都有裝滿,亞洲區間貨量反而增加,隨著海運傳出爆艙,預估近期不排除有「海轉空」的急單出現。

廖至維表示,今年航空產業變數多,任何預測都無法趕上美國總統川普決策變化,而IMF今年4月曾將全球經濟成長預估下修,長榮航空雖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不過要加上戒慎恐懼。

廖至維指出,客運在疫後的報復反彈漸趨緩,成長動能仍勝疫前,IATA預估,2025年客貨需求仍強勁,預估營收將成長4.4%,首度突破1兆美元。

長榮航空今年第一季客運營收364億元,歐美長程線近6成、東北亞占22%、東南亞14%、港澳大陸剩不到1成,第一季整體承載率81%。

第一季貨運收入127億元,年增25.9%,延續去年逐月成長走勢,受惠關稅前備貨潮,價量俱揚。

長榮航空今年底機隊將達89架,是國籍航空之冠,長榮航空預計明年起將引進51架新機,包括2027年起引進24架A350-1000廣體客機、2029年起引進18架A321neo窄體客機,至2030年787全數30架到位。

此外,長榮航空787-9導入全新第四代豪華經濟艙,品質類比商務艙;A321強化娛樂系統及網路服務,降低機型世代差異;777整機座椅及娛樂系統全面更新,加速客艙硬體進化;從7月起將升級機上免費Wi-Fi,讓搭乘不同艙等的「無限萬哩遊」會員都可以使用上網服務,而今年7月到9月將推出體驗活動,讓所有搭乘特定機型的旅客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