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4大基金投資高碳產業比例逾7成 環團籲訂化石燃料撤資時程
【時報-台北電】氣候變遷加劇,金融淨零轉型也越來越受重視,環團發現,郵政儲金、勞退、勞保及退撫基金投資高碳排產業比例高達7成以上,使得投資碳足跡皆高,尤其退撫基金每百萬的投融資,就有10.11噸碳排,呼籲4大基金訂立化石燃料撤資期程、提高投資透明度及進行全面氣候分析。
環境正義基金會強調,依照COP28決議,設定明確的時間表撤資化石燃料是投資者的實現淨零排放當務之急,然我國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僅是洽請政府基金參與永續發展領域投資,且即便許多民間機構制定2035年全面退出煤炭資產投資來的薄弱許多,4大基金卻都沒有相關規畫。
環境正義基金會發現,4大基金投資高碳排產業比例,舊制勞退比例高達91.16%、退撫基金80.69%、新制勞退75.14%、勞保基金71.76%。
進一步計算投資碳足跡,退撫基金碳足跡10.11,其次依序為舊制勞退8.33、新制勞退6、勞保基金3.81,對比民間金融機構落在1.69至5的碳足跡,明顯高上不少。另,郵政儲金資訊則因不足,無法估算。
環境正義基金會也指出,4大基金沒有揭露全部投資組合,其中勞退、勞保與退撫基金僅揭露前10大國內股票與債券,郵政儲金則只列出投資高碳排產業的百分比。此外,4大基金氣候風險評估和策略破碎,導致失敗碳管理跟不斷異動的目標。
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葉于瑄舉例,郵政儲金是唯一沒有揭露任何投資組合的基金,且曾在2022年報告設定2050年達成投資組合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023年報告竟直接刪除,質疑郵政公司邁向淨零決心;勞動基金則是投資組合透明度不足,將「長期投資」、「ESG」因素納入考量,卻未揭露標準與做法。
環境正義基金會氣候專案主任陳庭毓建議,4大基金應訂定化石燃料撤資期程與路徑,並提高投資組合透明度、進行全面氣候風險分析。
勞動部勞金局組長張琦玲回應,勞動基金投資組合資訊有機密性,全部揭露將影響投資收益,國際退休基金也沒有完整揭露,勞金局會關注法規調整、產業低碳技術創新及再生能源運用情形,適時公布氣候行動。
郵政公司資金運用處長呂文偉表示,公司主要配合金管會執行綠色金融投資,考量金管會沒有規定要公布10大國內股票與債券,且公布後將導致股價波動,才一直沒有公布,但未來不會新增石化產業投資。(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蔡佩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