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凱基金總座楊文鈞:股價被低估 併購京城銀「噤聲」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開發金(2883)自今(9日)起正式更名為凱基金控。凱基金控總經理楊文鈞表示,銀行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才有利於提供更完整的金融服務,臺灣最適分行規模100家,凱基銀一直有在評估以併購方式擴大規模,同時凱基銀也積極佈建海外擴點,申設中的香港分行目前進度順利。在消金方面,凱基也將推出精準度高的信用卡,針對特定族群發行。至於凱基金控的市值,楊文鈞則認為目前的股價委屈、被低估了。

楊文鈞表示,銀行沒有所謂小而美,就是要有一定的規模才能深入服務。所以我自己來兼這個董事長(凱基銀行),就是因為期望以後五年把銀行的規模做起來。以臺灣這個市場,一家有規模的銀行,一百家的分行數應該是最適規模。據點多就能達到大哥幫小弟,就是把我們其他子公司資源帶進來。

楊文鈞認為,如果你銀行的盤子(分行數)不夠大的時候,你接不了那麼多流水,譬如說我一萬五千個insurance agent他都要來我這邊開戶,我銀行可能就人仰馬翻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楊文鈞也坦承,我們從來不放棄任何好的併購,過去六年都有在評估。而回應媒體提問是否有評估併購京城銀?楊文鈞表示,很多的東西我不能講,是有原因的;我覺得這個不只是對我們公司負責,也要對對方負責。至於未來一年內是否會有併購動作,我不敢說,但是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有機會。

在談到凱基金控的資產規模,楊文鈞表示,成長需要資本,可是我上次在法說會的時候也講過,我們的股利政策,這個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我們的發展的速度,跟我們Dividend payment的一些policy都會是連在一起。所以很難直接的回答資產規模會到多大。不過我認為我們每一個子公司都成長,應該可維持在市場的平均以上。

談到凱基金控的市值時,楊文鈞表示,即使近日股價回升到每股淨值左右,但是我覺得凱基金還是被低了。其實我更在乎的是我們的策略跟我們的方向,能否受到投資人認同。這樣的話,我們的PB跟PE multiple,才能至少回到我覺得市場應該有的標準。因此我們自己要去爭取投資人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