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只能硬塞給國營事業?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祕書長

近來爆發政府強塞鳳梨釋迦給國營事業事件,讓我們重新檢視在獨大的出口市場中斷後,如何解決農產品外銷困境。

釋迦出口大崩盤

我國釋迦品種主要可分為「(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二種,種植面積與產量也不相上下,國人偏好前者,鳳梨釋迦絕大多數係出口中國大陸。中國海關於去(110)年9月公告,因多次從台灣地區輸中國番荔枝(釋迦)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故暫停台灣釋迦進口。當時筆者就在Yahoo論壇中表示,釋迦將衝擊最大,蓋我鳳梨釋迦有95%都是外銷中國市場,一年約達1.5萬公噸,而且所有產量中有二成都是出口至中國。

觀察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查詢資料庫出口數據,去年9月後,我國釋迦出口中國的數量就掛零,尤其進入12月生產旺季,由上一年同月出口量的3163公噸,下滑至572公噸,衰退81.9%;銷售價值更崩跌85.7%。

預計有2500萬顆的鳳梨釋迦無法出口,價格隨即腰斬,據媒體報導,過去產地價格每台斤約70到80元,現在農民實際收到的價格直接砍半35元到40元,不敷生產成本。

開發新市場徒勞無功

面對釋迦庫存危機,農委會規畫拓展內銷5000公噸、外銷5000公噸與加工3000公噸因應,然大概只有內銷有機會達成,做法則是行文各國營事業「建議」大量採購,強迫政府控制企業吞下。

中國無法出口後,農委會也設法開發新市場,不過成果都不佳。如2019年就成立釋迦新南向國家外銷平台,銷售量略有增加,2021年至80公噸,但僅占全體出口1.6萬噸的0.49%。農委會也建議開發富裕的中東、歐美市場,除其未必能接受釋迦口味外,以海運運輸更是障礙,途中鮮果就已熟透。我雖與日本關係升溫,日本也有意願購買台灣水果,惟釋迦無法克服果蠅問題,新鮮釋迦根本無法通過日方的檢疫,只能轉販售冷凍釋迦,但銷售數量相當有限。

瘋狂補助也罔效

況且農委會去年10月還釋出極為優厚的外銷補助辦法「110/111年台灣釋迦及蓮霧海外拓銷獎勵期間及基準」,大舉提高釋迦(含冷凍)出口空運每公斤最高可補助105元、海運也有20元。使用台灣大學氣調櫃技術,每公斤再增加獎勵5元;使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鳳梨釋迦催熟及全果冷凍技術,每公斤再增加獎勵5元。即使有如此誇張的運費補貼,去年10月到12月非中國市場出口量,僅增加752公噸。

廣告

此外,農委會也提到加工品,目前已開發出飲品、冰品與酒類等產品,不過釋迦成本較其他水果高,加工品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勢必影響到銷量。以有20年歷史的「班鳩冰品」為例,鳳梨釋迦冰淇淋已相當知名,釋迦使用量為台東加工品之冠,一年也僅使用6公噸,政府預估的年消耗量3000公噸目標實過於樂觀。

產量不減反增

既然短期內中國出口難以恢復,其他市場也不易開展,政府就應輔導農民減少釋迦耕種面積與產量,尤其是鳳梨釋迦,改種其他農作物,以降低風險。

不過根據農委會農糧署網站的「111年1月果品生產預測」,預估去年至今年4月前收穫面積5586公頃,較常年5382公頃增加4%;冬果產量3萬9905公噸,較上年增產4%。無論收穫面積與產量都還在增加,農委會明顯失職。

化解兩岸關係緊張始為正途

去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稱,我加入CPTPP後五年農產品出口會增加500億元。陳主委只考慮到關稅減免,完全忽略包含釋迦在內的台灣主力水果,均屬熱帶水果,新鮮水果不耐遠程運輸,且價格高於一般水果,故鮮果僅能鎖定周邊富裕國家。CPTPP的11國只剩日本與新加坡符合條件,日本因檢疫問題,釋迦蓮霧等鮮果無法輸入;新加坡則是市場較小。無怪乎連民進黨立委都質疑陳吉仲的說法。

難道我們只能將釋迦硬塞給國營事業嗎?本文以為,一方面,持續開發新市場,例如在外銷日本方面,冷凍釋迦消費有限,應該加強研發相關技術,克服鮮果介殼蟲與果蠅等檢疫問題,再與日本協商進口細節;另一方面,中國因具有距離最近、檢疫較為寬鬆以及對我農產品接受度高等優勢,係台灣農產品最佳出口地。與其花費巨資補貼農產品出口,卻毫無效益,不如主動化解兩岸關係緊張,讓兩岸農產貿易降低政治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