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成:創新板因應企業與時俱進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官網《觀點》的焦點專欄中,以「創新板的突破與展望:從臺灣的創新板到國際的創新板」為文指出,臺灣證券交易所成立24年來,培育出包括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世界級企業。隨著AI數位時代來臨,臺灣資本市場也需要與時俱進,因應新型態企業的需求作出調整。
邱德成指出,創新板的設立回應了數位時代的需求。在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軟體正在吃掉世界)趨勢下,臺灣必須為軟體、網路、AI等新興產業提供更適切的發展環境。創新板的設立正是為了協助這些具備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及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能夠及早進入資本市場。
邱德成說,然而創新板推出初期仍存在一些限制,為了保護投資人,證交所對創新板投資人資格設下門檻,導致交易冷清,使許多新創企業望而卻步。
邱德成分析,在亞洲各國中,最懂科技事業的資本市場在臺灣;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中心也在臺灣,臺灣的資本市場本來就具有吸引國際創新型新創事業的條件。在融入具臺灣特色的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的規劃下,創投公會建議證交所把創新板打造成國際級的板塊。
他強調,證交所與創投公會反覆多次討論,持續傾聽各界建言,終於決定在明年全面取消投資人資格限制,這不僅展現了證交所的自信,更為創新板注入新活力。也為創新板邁向國際發展訂下了新標竿。
對新創企業而言,及早進入資本市場具多重效益。邱德成說,創新板除提升企業知名度、吸引優秀人才外,更能透過向外擴充進行併購,突破臺灣市場規模限制。創新板持續優化,將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
邱德成表示,展望未來,創新板有望成為臺灣的納斯達克,不僅能吸引本土創新企業,更可能吸引亞洲、全球的優秀創新企業來台掛牌籌資,為臺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奠定基礎。隨著投資人資格限制的解除,創新板將成為一個更加活絡、更具效率的資本市場板塊,為臺灣創新創業企業邁向國際、佈局全球提供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