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德 鹿威、中威風場 順利完成再融資
德商wpd(達德能源)為一家陸域風電及太陽光電開發與營運商,總部位於德國布萊梅,是台灣最大的民營陸域風電開發商。
在全球,wpd已設置超過2,630座風力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超過6,110MW,而在台灣,wpd已在地耕耘20餘年,營運超過480MW的陸域風電及近20MWp的太陽光電。
2023年是wpd在投入台灣再生能源產業、協助淨零轉型政策上達到重要里程碑的一年,除了在台灣第200座陸域風機的正式商轉之外,也陸續達成6座目前台灣體型最大陸域風機的吊裝工程,並在今年8月底順利完成了鹿威風力發電公司及中威風力發電公司的再融資案。
鹿威及中威共有78座陸域風機,分別位於彰化鹿港與台中沿海地區,總裝置容量近180MW。鹿威風場最早於民國96年開始商轉,而中威風場則是民國98年,兩者皆是台灣運轉歷史悠久的風場,一年就可提供將近396,750,000度電,相當於93,928戶的家庭年用電量。
此次的再融資案由2家台灣在地銀行及2家國際銀行的在地分行,共4家的銀行團一同安排,不僅改善了專案公司的資金結構,也提供了額外的營運資本。
wpd國際專案融資主管柯朗夫(Ralf Ketteler)表示,台灣是wpd集團在亞洲地區的關鍵市場,wpd很早就意識到台灣所蘊含的巨大潛力,也將自身定位為台灣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從2015年簽訂巴黎氣候協定後,減碳議題及能源轉型成為世界各國齊心努力的方向,愈來愈多國家和企業參與環境保護,並積極聚焦相關的必要政策,實現減碳承諾。而風力發電作為百分之百的潔淨能源,在世界各國能源轉型政策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隨著鹿威和中威陸域風場的再融資成功,wpd展現出對於台灣再生能源市場堅定且長期的信心,而在綠能發展的腳步上,wpd達德能源也一直與台灣政府並肩同行,盼多元化綠電之一的陸域風電能做為一解方,為台灣的減碳之路盡一份力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