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硬著陸 運力大減逾2成

不只救運價也要救股價!上周上海到美西運價跌至逾二年來最低,衰退疑慮引發航運股災,從中遠海運到貨櫃三雄23日股價都臉綠。市場傳出,船公司加大力度控艙、縮艙,10月取消航次將高於歷史水準,跨太平洋航線預計每周運力大減22%~28%,較疫前增加5至6成。

Sea-Intelligence則預測運價將出現「硬著陸」,預計運費接下來會在相對低檔震盪,然後再出現明顯反彈。此外,多家航商、貨代業者預估,12中旬至明年1月趕在兩岸、東南亞農曆新年前趕運的貨量出籠,將有助運價止穩。

Drewry的WCI運價指數22日報價,上海運往洛杉磯的40呎櫃運費跌至3,779美元,是2020年9月來首度跌破4,000美元;上海航交所SCFI運價指數23日也大跌10.4%至2,072.04點,從年初歷史高點下修近6成,美西線累跌逾三分之二、運價驚見2字頭。

運價跌跌不休,船公司持續調控艙位,業界透露,空白航班是船公司平衡市場供需的方式。據Xeneta數據,亞洲與美西間貿易運力比去年同期低13%。

另據Sea-Intelligence報告,在跨太平洋航線,大陸黃金周之後數周,每周運力預計減少約22%~28%,遠高於2019年同期的15%~17%、2014年~2018年平均9%~11%;亞洲到歐洲線在十一長假後數周運力減少略低於20%,與2019年同期持平,但高於2014年至2018年平均水平。

雖然現貨市場運價大幅下修,但目前還沒有低於疫前水準。貨代業者透露,目前美西線40呎櫃運價多數落在約2,500美元上下,船公司正盡全力「保2」,美東線因為塞港持續打「保6」戰,歐洲線較複雜有塞港、罷工等問題,現貨價守在5,000美元上下。

廣告

業界透露,目前現貨價對船公司來說還是有利可圖,尤其是以上萬TEU級大船營運歐美線的船公司,每40呎櫃成本約2,000美元上下,但要看船隻大小、新舊、塞港、油價而定,及彎靠港口、成本控管效率等。一般來說,目前美西線還在成本價以上,美東線與歐洲線運價更是成本價的倍數,因此今年船公司獲利還是不錯。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