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創業老手洪一平 用矽谷腦袋穩賺高階醫材商機

▲如果一家新創企業,能夠創造如傳產業穩定的現金流,也可以創造科技業的智財權價值,投資就一定能賺錢,這就是苡樂團隊的目標。(圖/財訊雙週刊)
▲如果一家新創企業,能夠創造如傳產業穩定的現金流,也可以創造科技業的智財權價值,投資就一定能賺錢,這就是苡樂團隊的目標。(圖/財訊雙週刊)

如果一家新創企業,能夠創造如傳產業穩定的現金流,也可以創造科技業的智財權價值,投資就一定能賺錢,這就是苡樂團隊的目標。

武漢肺炎全球肆虐,醫療用品從口罩、隔離衣,到原料藥,都因為中國是主要製造地而面臨短缺。不過,台灣有堅實的工具機產業鏈,立刻架起了口罩生產線;台灣還有高品質的防疫及醫療團隊,無論在確診或者治癒速度上,都展現出高效率。

台灣既擁有良好的製造業基礎,又有優秀的醫療品質,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一個長線的議題隨之浮現:必要的醫材,是否等同於戰略物資,國家必須保有一定的自給率?另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台灣的醫材企業能否既顧及國內需求,還能夠創新又獲利?

如果兩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由醫材連續創業成功的老手洪一平,以及兼具技術及創新思維的湯孝威兩人合作創業的苡樂公司,專門投資並輔導新創醫材公司,就是站在潮流上的創業思維。苡樂的投資目標很清楚,就是以創新方法來解決醫療場域遇到的問題,也就是經由UNC創新平台(Unmet Need Club,未獲滿足的需求)找到投資機會。

洪一平年輕時代從醫材代理做起,1996年就創業,2004年和朋友共創常廣,緊抓微創手術大趨勢,供應手術需要的套管、器械。然而,和台灣多數的企業不同,常廣走自有品牌,賺到從研發、製造、銷售整段的高獲利。

洪一平的野心不止於微創手術,他認為台灣有最好的加工技術,包括射出成型、模具等。但只擁有傳產的好技術絕對不夠,「今天,同樣做一條水管,你拿去澆花跟拿去通血管,價值是差1萬倍」,湯孝威打了生動的比方,價值的差異就在於所挑的題材。

廣告

在洪一平、湯孝威眼中,台灣的第2項優勢就是擁有最好的外科醫師,知道臨床的需求;加上矽谷的創新經驗,最適合發展高階醫材。洪一平說的矽谷經驗,來自於湯孝威過去在益安生醫擔任資深工程師的歷練,益安由醫材界聞人張有德在矽谷創業,大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醫材授權給國際大廠後,賺進豐厚利潤,這是一種可以複製的商業模式。

「發掘醫師在臨床上的問題,用更好的方式解決。以常廣創造現金流的方式,再加上益安IP授權的模式,投資這樣的公司,一定會賺錢。」洪一平的創業經歷,讓他體會到企業的獲利能力非常重要,創業絕不打高空,就是衝著獲利而來。以矽谷選題、台灣執行的模式,期望用台灣的成本拿下矽谷公司的估值,成了苡樂選擇投資標的的準則,「一定要賺錢」幾乎成為洪一平的口頭禪,而賺錢的標準,洪一平訂在至少是投資額的10倍起跳。

談到賺錢,洪一平滿腹生意經,最重要是商業模式,看是要像常廣一樣,建立基礎後可以賺一輩子,以2015年到2019年的紀錄來看,目前登錄興櫃的常廣,每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在3元以上。或者,也可以像益安一樣,一次賺很多,像益安在興櫃時,股價一度飆到近300元,在2018年授權金真正入帳後,股價最高也到過183元。常廣、益安的例子,就是苡樂團隊理想的獲利模式。

去年第4季開始,從台灣北中南到美國矽谷,包括史丹佛及柏克萊,苡樂舉辦各式研討會,吸引醫師、創業者共同腦力激盪,找出有潛力的產品,再進入商品化程序。然而,台灣的生醫創業者多半擁有技術,在商品化過程中,缺乏成本及行政效率,浪費許多時間。

苡樂的想法就是讓優秀的博士及醫師專注在研發,其餘包括建廠、製造、法規認證等,都由苡樂合作的專業經理人來執行,例如曾任職鴻海,擁有豐富及快速建廠經驗的黃道平;專長醫材法規、曾任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研究員的王俊傑博士等。

目前,苡樂已經投資4家公司,產品分別是心導管、體內敷料、再生醫學、醫療器械相關產品,多是屬於高單價的第二、三級醫材(第二級醫材為侵入人體、第三級為植入人體)。而當今的國際醫療大廠,多半不想製造硬體,如能好好運用台灣能量,做好研發製造,和國際大廠合作行銷,「讓台灣成為全球高階醫材的創新及量產中心」,這是洪一平、湯孝威的苡樂團隊最想完成的目標。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台商戲稱「被復工」 一齣上下呼攏的荒唐劇
外送大賣員工樂得分紅 金峰魯肉飯冷門時段也能賺熱錢
一張圖看懂全球疫情!台科學家用反恐AI破解武漢肺炎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