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股》永豐餘轉型3主軸 射4箭拚成長與碳排脫鉤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永豐餘(1907)投控今(20)日召開股東常會,承認2024年財報及盈餘分配案。展望2025年,將以醣經濟為本、循環經濟為質、氣候科技產業為型,從本質延伸出非塑材料、綠電、智慧能源、碳管理四大發展重點,致力發展能源、材料創新加值,邁向成長與碳排脫鉤。
永豐餘2024年合併營收784.13億元、年增6.15%,為歷史第三高,惟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6.31億元、年減10.7%,每股盈餘0.98元,均為近6年低。董事會決議配息0.8元、雖為近5年低,但配發率升至81.63%、創近8年高,連8年配發現金股利。
永豐餘總經理駱秉正表示,永豐餘1924年創立至今從造紙出發,發展為跨足電子、能源、醣經濟與生技、金融等多元企業,儘管2024年全球經濟面臨相當挑戰,永豐餘憑藉穩健的策略和市場需求帶動,仍展現出公司營運成長韌性。
面對氣候及能源挑戰,永豐餘積極轉型成為氣候科技產業,駱秉正指出有4個方向,一是發展非塑材料,用天然原料替代塑膠,較具體成果如農地用紙、全紙食品容器。二是推動再生能源,包括木質素及沼氣發電,新屋廠更建置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
第三,永豐餘導入智慧能源管理,如久堂廠導入應用AI及儲能系統,提升生產效能、碳排跟隨下降。第四,打造碳管理平台,協助企業掌握碳排資訊,邁向淨零轉型。駱秉正指出,永豐餘投控2024年每股淨值達39.75元,連8年正成長。
展望2025年,永豐餘將以「醣經濟為本、循環經濟為質、氣候科技產業為型」,落實成為企業永續實踐家,透過持續優化業務組合、強化企業韌性,推動永續發展,為邁向下個百年奠定更穩固及多元的基礎。
永豐餘表示,投控以澱粉和纖維等可再生材料,逐步建立一套非碳能源的醣經濟體系,降低依賴石化原料,發展氣候科技新商模。專業經理人團隊將發揮投資控股平台的資源整合與調度優勢,創新加值強化經營綜效,推動創新與永續並進,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永豐餘指出,投控致力於「再生能源」及「材料」轉型,除了組織改造、資源整合與產品服務創新加值外,期望不僅實現未來成長與碳排脫鉤,也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打造一套「可被社會使用的解方」,與各企業及機關團體共榮實現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