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投資,風險愈低反而可能愈麻煩!

【摩根資產管理廣告文宣】

我們常聽人說,退休後因為沒有收入,所以手邊的現金不但應該愈多愈好,而且還要避免從事風險性的投資,以免上半輩子好不容易存到的退休金,就這樣被市場波動給侵蝕了。其實,有這種想法不能說不對,但我們卻會因此遇到一個大麻煩,那就是停止風險性資產的投資,反而會讓我們的現金流中斷,導致退休生活入不敷出。

打造退休金 低風險反而意味低回報

在一般人心中,風險最低的投資應該就屬於純債券或現金了。不過,風險與報酬是相隨的,低風險通常也意味著低回報,債券與現金更是如此。根據下圖統計,從2004年到2018年,在扣除通膨之後,債券的年化報酬率為1.4%,現金的年化報酬率為0.3%;兩者的報酬都明顯不如股票資產年化報酬率的4.9%、或股債混和資產年化報酬率的4.2%。

過去15年實質報酬率2004年到2018年的年複合報酬率(不含通貨膨脹)

資料來源:巴克萊,彭博,FactSet,MSCI,摩根資產管理。所示報酬為2003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0日,股票為三分之二MSCI綜合世界指數總報酬和三分之一MSCI台灣指數總報酬,債券為巴克萊複合指數總報酬,現金為10年期台灣政府公債,通貨膨脹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圖僅供說明。投資組合範例以股票/債券的比例來表示(亦即,65/35的投資組合指65%的股票與35%的債券)。從2004年到2018年之間,股票報酬率最高的年度是2009年,最差的是2008年,65/35投資組合分別是2009年和2008年,債券分別為2012年和2011年,現金分別為2009年和2008年。貨幣單位為新台幣。
資料來源:巴克萊,彭博,FactSet,MSCI,摩根資產管理。所示報酬為2003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0日,股票為三分之二MSCI綜合世界指數總報酬和三分之一MSCI台灣指數總報酬,債券為巴克萊複合指數總報酬,現金為10年期台灣政府公債,通貨膨脹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圖僅供說明。投資組合範例以股票/債券的比例來表示(亦即,65/35的投資組合指65%的股票與35%的債券)。從2004年到2018年之間,股票報酬率最高的年度是2009年,最差的是2008年,65/35投資組合分別是2009年和2008年,債券分別為2012年和2011年,現金分別為2009年和2008年。貨幣單位為新台幣。

準備退休金 複利的威力更重要

乍看之下,低風險投資(債券與現金)的報酬率,只比相對高風險投資(股票與混和資產)的報酬率低了3%左右,但倘若累積個14年下來,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會相當巨大;若再加計複利效果,我們就會發現如果承擔適度的風險,長時間下來,投資的總回報會遠遠超過低風險投資。

厭惡風險 才是退休路上最大的風險

也就是說,手邊有大量的現金,你的當下雖然可以高枕無憂,但未來呢?若不從事風險性的投資,在退休後的20到30年間,我們手邊的現金也只能滿足最基本的溫飽而已,並且只出不進;而且在這過程中,我們還得確保自己身體健康,並且沒有其他醫療開銷。可見厭惡風險,反而才是退休路上最大的風險,如果想要打造富足的退休生活,我們就要在退休後持續適度投資,檢視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需求,才能享受理想中的退休生活。

延伸閱讀
堅守計畫以避免情緒性的偏差;持續投資很重要
追逐市場資訊 投資才有安全感?
看更多專題內容【化繁為簡 輕鬆理財 摩根市場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