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貸急凍「這類人」撐不住 專家:首購族反成最後贏家
過去房市大熱的一部分推手,是投資客在銀行放貸寬鬆時期,靠著「無痛轉貸」法,有更多現金添購下一戶,用低成本就套出轉手高獲利的報酬。如今隨著央行和金管會厲色管控下,房貸市場迎來「轉貸急凍潮」,傳出公股銀行大幅緊縮房貸轉貸業務,專家直言,首購族儼然成為最後贏家。
隨著央行持續管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公股銀行近期大幅緊縮房貸轉貸業務,目前傳出多家公股銀行已暫停相關優惠專案,甚至拒收非往來客戶的轉貸申請,導致今年轉貸案件數量急遽下滑。
房產部落客賣厝阿明在臉書社團「賣厝阿明知識+」指出,兆豐銀行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前4月房貸轉貸件數較去年同期銳減93%,轉貸業務佔整體新承作房貸比重僅剩1%;合庫銀行同樣呈現大幅衰退,同期轉貸案件僅50餘件,年減達7成。
賣厝阿明解釋,這波緊縮政策源自多重因素,首先,各銀行面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房貸額度上限壓力,加上央行要求實施不動產授信集中度自主管控,迫使公股銀將有限資金優先投入首購市場。一位公股銀主管透露,目前資源主要鎖定無自用住宅貸款及新青安房貸等政策性業務,轉貸已非重點發展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現象與前兩年市場狀況形成鮮明對比,2023年房市交易低迷時,公股銀曾積極搶攻轉貸業務;但隨著2024年房市回溫,在額度吃緊下,銀行紛紛調整策略。業者坦言,現階段除非是既有往來客戶,否則很難通過轉貸申請。
轉貸何以如此吸引人?所謂轉貸就是把原本在某間銀行的房屋貸款,轉移到另外一家銀行,許多人會透過轉貸方式,將房貸換到利率較低的銀行,或是寬限期將至,再轉到另一家銀行重享寬限期、延長貸款年限,以減輕每月還款負擔。所以在過去常見投資客或資金不足的購屋人,用轉貸的方式延長須開始繳納本金的期限,若房價大漲售出,則可以低取得成本賺取高獲利。
不過轉貸過程涉及設定費、代書費等成本,加上重新審核個人信用與房屋條件的不確定性,若短期頻繁查詢聯徵紀錄,反而可能影響信用評分。銀行建議,有意轉貸者應預留2至3個月作業時間,並詳細計算總成本與預期效益,避免因估價不足或流程延誤導致資金調度困難。
不過這波政策調整,也反映了當前房市結構變化。賣厝阿明認為,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公股銀行轉貸件數銳減,明顯可見將資源傾斜至自住需求,顯示監理機關與金融業者正聯手引導市場回歸居住本質,因此首購族反而成為最後贏家。
對於有轉貸需求的民眾而言,賣厝阿明建議,除了公股銀外,或可考慮其他融資管道,但務必仔細比較各項條件,確保符合自身財務規劃。
(封面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限貸令打趴創業姐!急掏500萬現金交屋 行員:每月只能撥款2件
選前火車頭 選後軌道都拖走 小建商怨:政策殺人
新北「這社宅」全新招租! 最低4100元 申請條件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