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來臨!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祭三招因應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圖/魏喬怡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圖/魏喬怡

超高齡社會今年已到,金管會出招!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3日在「贏領金融論壇」中指出,今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20%,金管會已祭出三大措施,包括:推動超高齡社會金融服務像是安養信託、保險、基金等商品;國外取經並引進台灣;推動台灣個人儲蓄帳戶(TISA)。

彭金隆指出,現在走在街頭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近年來社會的變化,以他個人經驗來看,在非尖峰時間,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就會看到很多資深公民,預估不久的未來扶養比會來到50,即每二個工作人口就要扶養一個長者。

過去國人依賴社會保險、退休金,但面對這麼嚴峻的挑戰,光靠二支柱可能不夠,所以在此關鍵時刻,應建構第三支柱的保障,透過個人理財、商業保險等方式幫自己自主準備退休,「刻不容緩」。

彭金隆指出,此次台壽與政大商學院做的「2025年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發現,各項數字顯示國人退休準備有急迫性,比如說「退休信心指數僅有55分、退休充裕指數59分」,雙創新低;而國人平均準備退休金的年齡延長到將近40歲,而真正付諸行動的平均年齡約45歲,理想與事實落差逾6年,代表國人對未來退休的焦慮與不安感。

面對這樣的問題,要有對策,需要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金管會透過很多措施,也希望金融業能關切此問題,提供更多金融服務來因應超高齡社會。

彭金隆指出,金管會的措施包括:一、鼓勵信託發展全方位安養信託,開發更多元的信託產品,也鼓勵投信開發更多符合高齡化需求的基金商品,也鼓勵保險開發更多適合高齡化的保險,這都是金融業責無旁貸的職責,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服務與商品。

二是新成立的「金融發展創新處」持續向全世界學習,向先進國家學習的高齡化因應方案,可行的方案就提供給金融業與各大公會研擬。人類未曾如此長壽,台灣更是高齡化的社會的前緣,比其他國家更早面臨到此問題,幾乎沒有可學習的對象,必須自尋解方。

彭金隆透露,監察院23日來金管會巡查,監察委員也問了高齡化因應策略,政策推動重要,金管會已請金融業除了專注今天的事、更要想明天的事,高齡化的趨勢不可逆,要及早準備,早做一天,就多一分預防。

第三是亞資中心的一環:積極推動台灣個人儲蓄帳戶(TISA)。各國過去20年來都發展出自己的ISA帳戶,像日本有NISA、還有英國、泰國、韓國等各國都有,而台灣因有獨特的租稅政策,無法完全仿造其他國家,但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彭金隆表示,透過TISA可達到三個目的,一是實現普惠金融,全民參與受惠,建構退休金第三支柱,以因應高齡化趨勢及挑戰,二是活絡國民儲蓄資金動能壯大資本市場、支持產業發展;三是分階段推動具台灣特色的TISA。六、七月先請集保與業者建置TISA帳戶,由業者讓利的方式提供退休級別的商品,透過減免費用鼓勵國人長期投資,財部也會有說明稅優惠,第二階段是加大行政誘因。

彭金隆表示,高齡化趨勢不可逆,要及早有因應之道,政府產業社會都要攜手合作,目標是讓每個國人都享有尊嚴的迎接下半場人生,為台灣退休準備注入更多動能。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末日飛機起飛?川普不忍了正式參戰:不乖就炸「外媒推演4套驚天劇本」
小心了?台積電盤後鉅額交易 驚見「977元以下」成交價
1.5億換永居權 7萬人搶買「川普金卡」 大陸土豪、中東油商都輸了!「這家科技巨頭」遭爆狂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