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國小老師:你不欺我教學魂,我不負你支持恩,「有情有義」,才是親師關係的終極保證
林晉如(未來Family作者)
家長在情緒波動之下,若是聽到老師的用詞「太精準」(如你兒子偷竊),多數家長「玻璃心」會破裂。沒人能承受這麼激烈的用語,就算它是事實。 不要把家長當成鋼鐵人,就算媽媽虎背熊腰,爸爸撼天震地,心都是肉做的。
好的親師關係,都要講江湖義氣
〈晏子使楚〉這篇文貼上臉書時,一位老師來詢問:
「請問晉如老師,當厲害的媽媽用『橘逾淮為枳』的話術為自己的小孩辯護,反將老師一軍時,請問,該如何化解?」
我想,讀者看到重點了!
我很常在演講時聽到老師對我抱怨類似的話:
「以前中年級還會寫功課,怎麼升上高年級,就不愛寫功課了……」媽媽怨。
「以前中年級還會閱讀,怎麼升上高年級後,就不再看書……」爸爸怨。
「以前中年級考試還不錯,不讀書擺爛也有80分,怎麼高年級越來越淒慘……」阿媽怨。
以下,請讀者自己發揮小學造句的能力,造出「以前……怎麼……」的句型。
家長很擅用使用這樣的句型跟老師談話,這種句型透過翻譯蒟蒻,聽在老師耳裡其實就是:「原本我家小孩中低年級都好好的,怎麼升上高年級,被老師一教,就全部歪掉?」
雖然家長不是要炮轟老師,但是,當老師的,實在沒辦法把這樣的句型解讀為肯定老師。
不然你試試這句:
「以前談戀愛時你什麼都會做,怎麼結婚十年後整個人大變?(你要說大便也通)」
教學現場,如果家長運用晏子〈橘化為枳〉的故事像小夫媽媽這樣說:「蝦咪?金奇怪咧!以前,還沒有升上五年級以前,小夫從來都沒有發生過這種事(偷竊),怎麼一升到晉如老師的班級,就變成這樣子了?啊這是怎麼一回事咧?老師你要給我一個交代。(遞膠帶)」
通常,會用這種口氣及態度對待認真的老師,這應該也不是「普通人」做得出來,相信多數人明白我在說什麼。
為何家長對老師說話的脾氣那麼大?
因為家長早已經認定,小孩品行變差,就是老師教壞的,要不就是同學帶賽!
你看新聞每次檢討社會出包的棘手問題,不知道該甩鍋給誰時,就歸因「教育失敗」。
當家長怪來怪去不知道該怪誰時,就怪老師。
就算家長難得悟出自己有錯要改,因為要改的實在太多,就改天。
反正千錯萬錯只要是別人的錯,自己就有繼續呼吸下去的勇氣及力量。
你知道的,
好的親師關係會讓你上天堂,
不好的親師關係會讓你下地獄。
這種背信棄義、忘恩負義,親師關係遲早會被消磨殆盡。
難道你要說,小夫的媽媽情緒控管有問題?
就我自己的教學經驗來看,99%的家長都是理性且溫和的。
通常,一件事可以「瞬間引爆」家長怒火,我想,這不會單純只是因為偷竊這件事,背後可能早已累積了無數個細細碎碎的不滿及誤會,只是重燃衝突,藉機爆發出來罷了。
對於現下環境,許多老師覺得家長很難應付,不但隨時被嘴,也會被炮,甚至有校長跟我說,他的功能只剩下鞠躬道歉。
讀者問如果我遇到像小夫媽這樣的犀利人妻,我會怎麼處理?
通常我是這麼想的:
最好的親師狀態,不是一味的巴結一味的討好,而是充滿江湖義氣。
1.
不管發生什麼事,多數的人都會覺得是「他人的錯」,這是普遍的卸責現象。
改變他人很難,改變自己較快。
學生在我的班上兩年,我都不確定能否改變孩子,那就更別說要改變家長,山不轉路轉。
基於此,我很願意及樂意先「放低身段」同理家長的情緒:
「是的,媽媽對不起,晉如老師沒有教好孩子,老師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疏忽的地方也有,可能是誤會,以後老師會特別留意。不管如何,還是得告知雙方家長明白。另外,老師也要重申,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帶錢來學校,絕對有風險存在,因為老師自己也被偷過(校內閒雜人多)。」
你可能會想:老師為何要道歉?
因為,全天下最辛苦的工作就是當媽媽,24小時,全年無休。當一個心靈非常疲累、蠟燭多頭燒的職業婦女聽到自己的孩子闖禍,無法控管好情緒是情有可原的,大家都是凡人。
到目前為止,千錯萬錯都是晉如老師的錯,老師先放低身段,為的是緩和氣氛,別忘了,孩子都是在「錯誤中成長」,親師都是在「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絕對不是找誰算帳,把錯推給誰就結束。
如果你要說,這樣卑躬屈膝對待家長,家長絕對咬定告死妳,妳還笨到承認錯,根本就是虛情假意!
如果老師「溫和堅定的態度」換來家長「激烈迎戰」,我只能說,絕對有其他地方被家長「雞蛋裡挑骨頭」,家長不過是「藉題發揮」,以前只是隱忍罷了!這時就要回頭去檢討一定哪個環節出問題。
如果你要說,萬一家長要告你怎麼辦?
那麼,你就讓他去告,等他告完,繞了一圈,全世界的人就會知道誰是「恐龍」了!
可以不要低頭,選擇理直氣壯嗎?
當然,你也可以「不要低頭」,老師也是人,誰沒有個性?不妨用你最「真實的個性」對應看看。
這裡面還有許多「機率的問題」,遇到好家長、遇到恐龍、遇到鬼家長,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在你退休之前,你都可以把握機會,大膽嘗試這有趣味的人性實驗。
人總是要試過很多方式,才知道「高手過招」如何精彩,才知道哪個方式最適合自己,最不影響班級教學,最不干擾自己情緒。
所有酸甜苦辣都試過之後,待你退休,你才有更多茶餘飯後的八卦可以講給孫子聽,說你阿媽(阿公)當年有多勇。
你可能會問:家長接受晉如老師的說法嗎?
目前為止,我看到歷屆家長對我的態度是更柔軟、更溫和、更客氣,也更謙卑、更尊敬的回應我。
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阿媽阿公、姑姑舅舅都這麼尊敬晉如老師,他敢犯上嗎?
你可能會問:有沒有聽到老師道歉依然責怪老師的?
目前為止我是沒遇到,那遇到了該怎麼辦?
如果我真遇到了,那就要給出人生「最大極限」的寬容與體諒,因為「異於常人」的人更加招惹不起,
尤其不少家長自己跟我坦承,正在接受身心症的治療,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人被憂慮症、躁鬱症纏身。我曾在學期中遇過,家長久病厭世,吞藥自盡,結束生命;也遇過不小心吸毒過量,人生瞬間下臺三鞠躬;也遇過今天好端端的站在眼前跟老師說話,半夜被警察抓去關的爸爸。
總歸一句話,和平相處是一天,周旋到底也是一天(不一定,看你功力),你可以選擇想要的解決方式。
畢業紀念冊上我通常會贈言學生:
「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這句在這裡也適用,分享給你。
題外話,當自由時報記者許麗娟,在教師節前夕為做教師節專刊時,特別來採訪我,我分享了這句座右銘。報紙刊出後,有封寄來岡山國小的信向我道謝我,他說這句話帶給他力量,讓他覺悟及放下,他說,他是在監的受刑人,他會認份的把剩下的牢坐完,接受自己年輕時錯誤的決定,並負起責任。
你可能會問:小孩帶那麼多錢來學校是要幹麻?
我就真遇過有孩子帶6000元到學校上課,問他為何帶那麼多錢?
「因為錢放在家裡不安全,會被家人偷走。」
你可能會想:難道帶來教室就不會被偷?
孩子相信班上的同學及老師,勝過相信自己的家人。
這樣你懂了嗎?
2.
家長有時不是真的想怪老師,有時潛意識裡想責怪的人其實是自己(或是伴侶)。
但是,因為「表達的道行」不夠,外顯行為不小心變成責怪老師。
擦槍走火之下,如果老師真要跟家長「字字計較」,那就真的會沒完沒了。
尤其老師口條好、腦袋靈活,家長講不過老師,就會越講越火大。
這次講輸,家長就會變成潛伏水下僅露出眼睛和鼻子的鱷魚,趁下次老師出錯,使出致命的一擊。
3.
家長在情緒波動之下,若是聽到老師的用詞「太精準」(如你兒子偷竊),多數家長「玻璃心」會破裂。沒人能承受這麼激烈的用語,就算它是事實。
不要把家長當成鋼鐵人,就算媽媽虎背熊腰,爸爸撼天震地,心都是肉做的。
4.
小孩尚在社會化的過程,出生後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沒有人想闖禍,也沒有人想惹麻煩,如果可以很乖,小孩當然想當乖小孩;如果可以很優秀,小孩當然也想要優秀。
如果小孩很乖不會犯錯,那他就不是小孩子,或者他是生來報恩的。
5.
全天下只有老師這個職業跟爸媽是相同目標,就是:「孩子,我希望你將來比我強,我希望你將來超越我。」
既然大家都是同道之人,都是為孩子好,何必背後扯後腿或放暗箭。
6.
理性的老師,有;
不理性的家長,也有。大家都不是聖人。
既然不完美的人與不完美的人相處,本來就是難題,何不互相包容與體諒?
大家都是混江湖,要講義氣,誰會吃飽太閒要去衝康別人的人生?
如果,老師的姿態已經這麼低,低到都貼到地板上,家長還要進攻老師,那,這應該就不是老師的人生課題,家長的人生課題這麼艱難,你還不同情他?
為什麼要講這些?
現在的親師關係,總是喜歡談理解、談包容、談責任、談信任,卻很少有人談「義氣」,幾乎看不到「有情有義」這樣的字眼了。
什麼才是親師關係裡最有力的保障呢?
是巴結嗎?是討好嗎?是利益嗎?是分數嗎?統統不是。
你肯定會問:「那是什麼?」
我會回答:「江湖義氣」。
「有情有義」,才是親師關係的終極保證。
▶️「有情有義」的親師關係,才能讓家長給出的「滿腔熱情」不會換回「無動於衷」與「薄情寡義」。
▶️「有情有義」的親師關係,才能讓老師給出的「掏心掏肺」不會被誤解扭曲成「狼心狗肺」。
我想表達的就是這一句話:
最好的親師狀態,不是一味的巴結一味的討好,而是充滿江湖義氣。
良好的親師溝通,不是要學會不勞而獲,而是要學會如何用義氣交換義氣,以信任交換信任。
我一直深信著:
親師關係需要包容與理解之外的另一種紐帶,最堅韌的一種不是孩子,也不是利益與分數,而是肝膽相照的義氣。
一個講義氣的人,無論老師或家長,他在做任何事之前會重義輕利,會首先考慮會不會傷害到對方,會不會讓對方誤會。如果會傷害對方,如果會讓對方誤會,那就約束自己的言行。
這種約束,光靠強迫、威脅或利誘都是沒有用的,只有基於在乎和義氣,自動約束自己的行為。
親師關係之間除了信任,還得有肝膽相照的義氣。
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教師與家長,也沒有十全十美的親師關係,那些能安穩度過幾年的和平相處,基本上都充滿了江湖義氣,才能行之遠,行之堅。
你不欺我教學魂,我不負你支持恩。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