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中國製造業PMI 1月降至50.1 遜預期

雖逢春節生產淡季,大陸製造業活動仍連續四個月擴張,然而幅度有限。2025年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至50.1,遜於市場預期的50.6,且創下四個月來低點,較2024年12月收窄0.4。

財新中國3日公布,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在擴張區間微升,其中,需求增加主要靠內需拉動,新出口訂單連續兩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不過1月回升至僅略低於臨界點。由於海外需求低迷,消費品和投資品出口收縮明顯,中間品出口訂單增加。

大陸統計局日前公布,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49.1,低於市場預期的50.1,重返收縮區間,同時創下近五個月低點。

儘管供需加速擴張,1月製造業就業仍明顯惡化。財新就業指數在收縮區間,降至2020年3月來新低,或與員工提前返鄉過年、企業裁員有關。積壓業務量指數在擴張區間微升;採購量指數繼續擴張,但幅度放緩。

市場信心有所回升,1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在榮枯線以上反彈,但仍低於長期均值。企業反應,業務拓展力度加大加上政策支持,將帶動未來一年的銷售增長,但美國加徵關稅預期下,仍有部分廠商擔憂產出和貿易前景。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效果可能邊際放緩,海外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出口環境或有所惡化,成為大陸經濟面臨的巨大挑戰,宏觀經濟政策對此應做好充分準備,並根據客觀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目前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費能力意願有待提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應是政策著力重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
12檔補漲股 外資買不停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