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布,11月出口410.9億美元,月減0.5%,年增9.7%
【財訊快報/編輯部】財政部統計,11月出口410.9億美元,較上月減0.5%,較上年同月增9.7%(按新臺幣計算增9.4%);累計1至11月出口4,31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9.9%(按新臺幣計算增13.1%)。11月進口331.6億美元,較上月減3.7%,較上年同月增19.8%(按新臺幣計算增19.5%);累計1至11月進口3,57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10.6%(按新臺幣計算增13.9%)。11月出超7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18.5億美元;累計1至11月出超74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47.4億美元。財政部表示,由於人工智慧(AI)及科技新品商機持續熱絡,加上傳產貨類外銷普遍自低點回升,11月出口較上年同月增36.3億美元(+9.7%)。累計1至11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390.0億美元(+9.9%),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增475.1億美元(+64.9%)增加最多,電子零組件減28.0億美元(-1.7%)、光學及精密儀器減17.4億美元(-14.5%)、運輸工具減15.4億美元(-13.5%)、礦產品減10.2億美元(-7.5%)。
由於全球經濟平穩成長,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商機持續發酵,加以傳統外銷旺季加持,11月出口410.9億美元,年增9.7%,連續13個月正成長;進口331.6億美元,受出口引申需求與AI供應鏈分工運作之帶動,以及半導體設備投資回溫,年增19.8%。累計1至11月出口年增9.9%、進口增10.6%,規模值俱創歷年同期次高。
11月主要貨品除礦產品出口較上年同月減少外,餘均呈增勢,其中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高效能運算、AI等應用需求熱絡,出口各增14.6%、11.7%;傳產貨類方面,隨市況略有改善及比較基數偏低,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分別年增9.1%、7.6%,基本金屬及其製品亦增4.1%。累計1至11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64.9%,與電子零組件併計增18.9%,合占總出口比重達6成5。
11月對美國、東協、中國大陸與香港三大市場出口同步成長,年增率分別為10.6%、10.5%、9.5%,前兩者規模值均創歷年同月新高,對日本、歐洲各年減 11.2%、1.2%。累計1至11月對美國出口首度跨越千億美元大關,年增49.9%,對東協亦增13.8%,對日本、歐洲、陸港各減17.6%、7.9%、1.5%,反映在市場結構上,對美占比23.5%、對陸港占31.7%,分別寫下近24 年、23年同期最高、最低紀錄。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衝突、美中科技爭端等風險持續干擾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海外產能過剩亦增添我國傳產貨品外銷壓力,惟隨各國通膨緩解,終端需求漸次提升,加以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國內半導體廠商又兼有先進製程及高階產能等優勢,均可望激勵相關產品出貨動能,有助出口延續穩健成長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