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進階(3118)109年第一季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783萬元,EPS 0.24元
【財訊快報/編輯部】進階(3118)公佈民國109年第一季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累計營收1億3388萬6000元,營業毛利4148萬7000元,毛利率30.99%,營業淨利818萬1000元,營益率6.11%,稅前盈餘979萬8000元,本期淨利783萬9000元,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783萬9000元,年增率1.00%,EPS 0.24元。
外界原先看好台積電可望接獲英特爾(Intel)委外代工訂單,但英特爾21日宣布委外代工政策,表示2023年晶片仍將以自行生產為主,消息衝擊台積電今日股價,盤中一度下跌24元,跌幅逾3%,最低至649元,分析師則認為,台積電短線漲多難免震盪,不過長線仍看好。
上海市宣布自 2021 年 1 月 22 日 (周五) 起實施新一波的房市調控政策。內容明確嚴格執行住宅限購政策。針對夫妻離異 3 年內買屋者,其擁有套數依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此舉主要為防範透過「假離婚」來騙取買屋資格。
2020年11、12月期統一發票即將在25日開獎,根據財政部統計,2020年9月、10月期統一發票中獎「42024723」中獎張數10張,其中有一半5張至今未領。財政部表示,2020年9月、10月期統一發票中獎兌領時間為2020年12月6日起至2021年3月5日止,民眾趕快找手中的發票兌領,別和財神爺...
【時報-盤中焦點股】1.鴻海(2317):三大法人強力拉抬,昨日合計買超逾1.3萬張,早盤強勢創高來到120元之上。 2.廣宇(2328):車用題材當靠山,股價回檔至40元附近有守,今早多方啟動攻勢,逆勢大漲約4%。 3.福懋油(1225):天冷加上農曆春節採購旺季有利業績表現,股價自底部彈升,早盤走高2%,拚穩5日線。 4.華紙(1905):漲價題材紅不讓,多方繼續反攻,勁揚逾2%。 5.世紀鋼(9958):營運可望創高+低檔,買盤進場承接,走高3%以上。 6.富邦媒(8454):疫情嚴峻助攻宅經濟,強拉半根漲停板,創新高價來到870元。 7.嘉澤(3533):基本面具優勢且股價回檔未再破底,買盤伺機進場,今早大漲4%逼近550元。 8.環球晶(6488):調高Siltronic收購價,昨完成填息後,早盤續漲近4%。 9.昇佳電子(6732):感測器新品訂單到手,H1添動能,股價上漲逾4.5%,站穩所有短均。 10.建新國際(8367):去年EPS上看2.4元,外資轉買超,晨盤走揚近5%。 11.元晶(6443):因應成本增加,太陽能模組廠醞釀漲價,推升早盤股價上攻近5%。 12.雍智科技(6683):Q1營收續拚創高,股價高漲近9%,再攀波段新高價。 13.聯合再生(3576):成本墊高,太陽能模組首季吹漲風,晨盤挾量上漲逾7%,重返5日線。 14.群聯(8299):漲價題材激勵,加上外資喊買進至525元目標價,早盤續漲逾4%,躍上400元關卡之短波高點。 15.國碩(2406):太陽能題材,加上拜登綠電激勵,股價走揚逾5%。 16.安集(6477):太陽能族群暖陽,擴產題材穩健,晨盤帶量上攻近5%。 17.聯詠(3034):IC設計熱鬧,早盤再衝漲逾4%,劍指500元大關。 18.力成(6239):外資連7日買超,股價上漲逾3%,穩居100元關、5日線上。 19.大亞(1609):拜登就職,綠能可期,外資昨回補,早盤漲逾6%,收復10日線及月線。 20.耀登(3138):三大業務看俏,外資連6日買超,早盤觸及漲停,站上10日線。 21.高力(8996):訂單動能強勁,今年獲利有望雙位數成長,早盤放量漲逾4%,觸及年線。 22.開發金(2883):每股23.6元公開收購中壽股份,中壽點頭,早盤抗跌。 23.樺漢(6414):挾電動車題材,三大法人昨聯手買超,早盤漲逾3%,周線失而復得。 24.大銀微系統(4576):半導體產業復甦,訂單看至6月,早盤漲逾6%,改寫前高。 25.聯電(2303):法人壓寶,早盤短暫翻黑後強勢逆轉,華麗走高半根漲停板。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擴大、桃園醫院相關匡列的隔離人數超過1165人,民眾憂心疫情愈演愈烈,令台產一張保費500元,只要收到隔離通知書就可理賠10萬元的「防疫保單」賣翻了。台產主管坦言,同仁這幾天加班仍消化不完進件的保單,已經擠壓到其他保險客戶的服務,若接下來真的「無法...
台股加權指數22日開低在15,984.89點,台積電(2330)開低在649元,壓抑指數下跌168.88點,但隨著台積電跌幅收歛,鴻海(2317)早盤上漲逾2%帶動,加權指數跌幅也略見縮小。外資在周四大幅賣超台積電逾1.7萬張,使台積電早盤甫開市驚跌在649元,不過,之後跌勢稍收歛,迄上午...
大成 (1210-TW) 在嘉義大型食品加工廠正式投產後,持續在台啟動加碼投資 10 億元擴充蛋品的生產規模;大成與日本昭和產業合作在彰化興建的昭成蛋品廠今 (22) 日動土。
1\. 外資累計賣超 5 日的股票 兆豐金 (2886-TW)、玉山金 (2884-TW)、新光金 (2888-TW)、台泥 (1101-TW)、穎崴 (6515-TW)2\. 外資累計賣超 4 日的股票 群創 (3481-TW)、玉山金 (2884-TW)、兆豐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1年1月22日電)鴻海(2317)股價衝破新台幣120元關卡,一度達121.5元,創波段新高,3年多來新高價,市值攀高至1.68兆元。鴻海積極布局電動車領域,並將非監督式學習人工智慧(AI)演算法導入中國大陸園區內部分產品外觀檢測生產線,朝智慧工廠目標邁進。外資今年來大舉買超鴻海30萬7955張,投信也連續14個交易日共買超鴻海1萬7423張,自營商今年來也買超1萬2679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3萬8057張,推升鴻海走高。鴻海今天在市場買盤積極湧入下,股價一度突破120元關卡,攀高至121.5元,創3年多來新高,漲4.5元,漲幅約3.84%,市值增加623億元,達1.68兆元。鴻海今年來股價漲29.5元,漲幅32.06%,市值增加4089億元。隨著鴻海股價高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目前持有鴻海13.42億股,持股市值也水漲船高,達1630.53億元,今年來持股市值增加約395.89億元。
【時報-台北電】蘋果供應鏈大廠和碩科技,中華信評確認其長、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twA-1+」,中華信評表示,和碩的評等展望則在獲利能力持續改善下,最新決定由「負向」調整為「穩定」,代表該公司將能在未來一至二年期間,維持目前的獲利率水準,甚或略為提升,未來兩年的資本報酬率也可望維持在10%以上。 和碩科技主要從事電子製造服務(EMS),包括通訊、資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中華信評指出,儘管全球EMS市場的競爭仍舊激烈,由於市場在新冠疫情期間對個人電腦與平板電腦的需求不斷增加、iPhone與遊戲機等新產品發表上市,加上和碩旗下兩家子公司鎧勝與景碩科技的績效表現持續提升,雖然因為分散生產基地而衍生的相關成本可能增加,惟較佳的產能管理方式提升生產效率,以及業務擴張至獲利率較高的產品,包括電動車相關產品,未來一至二年的獲利能力將略為提升。 和碩科技2019年的EBITDA約為新台幣355億元,旗下兩家主要子公司的獲利狀況,中華信評認為,2020年可望轉虧為盈,並在未來一至二年間持續獲利,因為近兩年來都在進行業務與產品組合的調整。長期而言,持續擴大的電動車應用將支持和碩的獲利能力。(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陳碧芬)
1\. 投信累計賣超 5 日的股票 友達 (2409-TW)、群創 (3481-TW)、長榮 (2603-TW)、華邦電 (2344-TW)、旺宏 (2337-TW)2\. 投信累計賣超 4 日的股票 友達 (2409-TW)、群創 (3481-TW)、華邦電 (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詠(3034)2021年營運不淡,在漲價效應帶動下,首季可望淡季不淡,法人也看好,聯詠2021全年營收仍有15%的成長空間,今股價開高走高,大漲逾5.5%,最高達432.5元,再創歷史新高。 有鑑於目前市場依舊供不應求,市場預估聯詠本季將再調高大尺寸面板驅動IC、整合觸控暨驅動IC平均價格,淡季不淡的情勢確立,且在漲價效應下,有助於聯詠未來數季毛利率存在成長空間,獲利也將順勢看俏。 法人樂觀預估,儘管聯詠2020年營運暴衝基期已高,但今年依舊不淡,在面板驅動IC(DDI)與系統級晶片(SoC)的助威下,預估2021年營收仍會年增15%。 目前產業面臨最大風險莫過於晶圓產能的緊張,聯詠因出貨規模為業界之冠,故相對具有優勢,可降低晶圓產能緊縮造成的風險。聯詠2020年第四季合併營收224.53億元、季增2.1%,創單季歷史新高,累計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達799.56億元,同創新高水準,年增24.2%。
文/柯博齡日前報載1名在連鎖超市當店員之女子,因在上班時間偷吃架上2顆茶葉蛋遭店長提告,並被檢察官依業務侵占罪起訴,法官雖認為僅是偷吃茶葉蛋不需判重刑,認情輕法重引用刑法第59條酌量減輕刑期,但仍各判3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又有報導指出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有位開刀房的女書記,平時負責病人批價、住院帳務、申請病患衛材產品及向病患收費等業務,竟自2015年底起,利用熟悉醫療資訊系統及收取醫療費用之機會,在收受病患繳交之「自費人工水晶體」項目費用後,竄改成費用較低之「健保人工水晶體」項目,從中將差額侵吞入已,4年來共侵占約124名病患之自費差額,總金額高達316萬元,直到院方更新資訊系統時才發現,新竹檢方將全案依業務侵占與偽造文書等罪嫌提起公訴。上開2案例,情節差異甚大,惟都涉及業務侵占罪,從公司縱向之組織面來看,大到公司負責人,小到送貨司機,都有可能涉及業務侵占嗎?又從公司橫向的業務面來看,我不是出納、會計,我只是業務人員,可能涉業務侵占嗎?究竟何謂業務侵占,什麼人在什麼狀況下會成立業務侵占,今日藉有本文來說分明吧!刑法第335條第1項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0元以下罰金。」;又刑法第336條第2項規定:「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1項之罪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00元以下罰金」,基此,刑法第336條第2項之業務侵占罪實為刑法第335條第1項普通侵占罪之特別規定。所以,首先,應從何謂「侵占」說起,實務上所認之「侵占」,係指行為人必須先有因法律上或契約上之原因而持有他人之物,所以若非因法律或契約而持有他人之物,自非本罪之持有。而所謂「他人之物」,乃指有形之動產、不動產而言,並不包括無形之權利在內,也就是單純之權利,是無法成為侵占之客體。行為人在持有他人之物後,必須主觀內心要變易其原來持有意思而為不法所有之意思,客觀外在則行為人須將原屬他人所有之物轉而以自己為所有人之地位而加以處分該物,始足當之,倘僅將持有物延不交還或其他原因致一時未能交還,既缺乏主觀及客觀要件,而難認屬侵占行為。以本文2案例為例,超市店員對於店內陳列架上之所有物品,依與超市所簽立之僱傭契約,應約定負有保管之責,縱非置放在其身上,但實質上只要在超市之硬體建築物內店員都有管領力,只有法律上之原因如買賣、調貨、回收、入庫等,方有將該等物品脫離管領而交付他人,今店員將屬於其管領持有之茶葉蛋吃掉,並無法律上之原因或依據,顯然係以自己所有物之意而加以吞食,核屬侵占行為無誤。另醫院中之女書記,因經手患者所繳交之自費人工水晶體費用,而持有屬於醫院所有之金錢,本應全額轉交會計單位,卻從中動手腳,僅交出金額較少相當於健保人工水晶體之費用,將差額終飽私囊,當自己的錢花用,亦該當侵占行為無訛。了解侵占之規定及行為等基本犯罪態樣後,再就屬特別規定之業務侵占罪加以說明。按侵占業務上持有物之罪,以其所侵占之他人之所有物係因執行業務而持有為構成要件,若非因執行業務而係基於租賃關係持有他人之物,縱予侵占,仍與該罪之構成要件不符,祇能論以普通侵占罪,所以構成業務侵占之前提要件為行為人必須係因業務上持有他人之物。而刑法上所謂「業務」,係指個人基於其社會地位繼續反覆所執行之事務,其主要部分之業務固不待論,即為完成主要業務所附隨之準備工作與輔助事務,亦應包括在內(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1550號判例參照),從而,業務主要係看行為人對於某項事務,是否有繼續反覆執行之特性為認定,並非以頭銜、職稱為判斷。所以公司之運貨司機,若同時負有經手貨款之代收,則在貨款之保管上,即屬因業務上持有他人之物;又或公司之業務人員,在跑業務之過程中,會持有公司之產品或經手貨款之代收代付,對於產品及貨款之保管,亦屬因業務上持有他人之物,不因其非倉管人員或會計出納人員而有差別。以本文2案例為例,超市店員之職務,即在將店內之物品作販賣、銷售及管理,故包含茶葉蛋在內之店內所有物品,即屬因執行上開業務而持有。又醫院女書記,既然負有向病患收費之業務,則因而持有之費用為業務上持有,自不待言。因為業務上持有會是經常性反覆不斷的持有他人之物,則其持有他人物品之機會實較一般人或非從事業務之人為大,對於該物之合法處理,理應較一般人為熟稔,而負有更高的道德義務,故法律設計在違反此道德義務而有侵占時,要科以較重的刑罰,道理即在此。因此,不管你在公司或團體掛了什麼樣的頭銜或職稱,只要因執行業務而持有屬於公司或團體之金錢、商品等具價值之有體物,請妥善保管及處分,重點是必須將該等物品流向之證明文件或佐證資料確實取得掌握,避免帳務不清,發生手上持有之金錢數額或商品數量與單據上數字不相符合,或繳回之物與庫存或帳戶餘額對不起來等情形,藉時若無法自圓其說,即極可能身陷業務侵占之違法風暴中,不可不慎。(本文作者為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會員、臺南地檢署檢察官)
台灣疫情升溫,這回更傳出台塑有1名來自瑞典丹麥籍的技師,在1月中到嘉義新港廠執行業務後,到醫院自費採檢被驗出確診,消息一出讓員工人心惶惶,本台也獨家訪問到內部員工,表示公司對於防疫始終很謹慎,這回消息曝光,內外戒備也全面再升級。▼內部員工回應。(圖/壹電視)產業龍頭台塑集團這回爆出有外籍技師來台確診,讓內部防疫拉警報,據內部員工爆料,主管會站在公司立場,請同仁盡量不要談論這件事情,一切以指揮中心公布為準。並再三叮囑,看到如果有同仁沒有戴口罩的話,要去提醒把口罩戴好,公司對於防疫是小心再小心。關於公司的防疫政策手段是有驅離宿舍,避免可能在宿舍發生群聚的可能性,影響公司生產;如有去過比較危險的地方,主管則希望,安排對方的辦公室座位到沒有人的會議室裡面。針對這次疫情,台塑除了祭出員工的防疫措施,還發放問券調查足跡,對於原廠維修仍需引進外籍技工部分,管制也再加強,外國技師大部分會出現歲修定檢,有些設備是國外原廠技術的東西,需要由原廠確認,國外原廠就會派人過來,由於現在公司有管制,報告需要特別上簽,上級許可才可以再放人進來。台塑全面戒備,就怕再有確診發生,不僅公司營運遭受挑戰,就怕成了台灣防疫破口。
【時報-台北電】台股20日重挫拉回,惟隔日大盤立即止穩大漲逾300點,多檔強勢股甩開日K連黑蓋頂烏雲,重返上漲格局。其中,電動車族群加足馬力,特斯拉儀表中控台組裝廠和碩(4938)、連接線束大廠貿聯-KY(3665),股價休息後重拾多頭信心。 和碩受惠蘋果iPhone 12系列新機銷售暢旺、「宅經濟」下微軟遊戲機XBOX熱賣助攻下,推升其12月營收達1,400.5億元,月減21.8%、年增8.8%;去年全年營收高達1.39兆元,年增2.42%,改寫歷史新高紀錄,且已連三年營收突破1.3兆元、改寫新高。 此外,隨電動車蔚為2021年市場主流,和碩除身為特斯拉儀表中控台組裝廠外,近期更傳出與特斯拉合作關係再擴大,正式打入特斯拉充電樁供應鏈,可望於第三季進入量產,將與台達電分食訂單。特斯拉去年出貨量逼近50萬台,年成長率36%,市場預估,今年出貨量有望上看84~100萬台,不排除翻倍成長,法人預估,和碩可望受惠。 連接線束大廠貿聯-KY去年12月營收19.98億元,年增7.6%,改寫歷年同期新高,推升第四季營收達62.98億元,季增4.1%、年增7.6%,亦為單季新高水準。貿聯近期電動車布局,效益已逐漸顯現,除電池電源管理線束已打入特斯拉主力供應廠商外,再拿下兩家美系新創電動車品牌訂單,將於今年上半年陸續貢獻營收。 雖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累計營收僅225.8億元,年減2.33%。不過,法人看好今年發展,除在特斯拉倍增助攻下,兩家美系新客戶訂單亦可望助攻營收,預期營收車用占比可望提升,加上消費性電子、醫療、半導體設備等產線助攻,全年營收可往出現雙位數成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鄭郁平/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