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黃金最多? 美國有8133公噸 台灣排名曝光


隨著各國央行持續大舉購入黃金,黃金如今已超越歐元,躍升為全球央行第二大外匯儲備資產,僅次於美元。根據歐洲央行(ECB)最新研究顯示,截至2024年底,黃金在全球央行準備資產中的占比達20%,超越歐元的16%,而美元仍穩居第一,占比達46%。

ECB報告指出,全球央行已連續第三年淨買入超過1000公噸黃金,占全球年產量五分之一,為2010年代平均水平的兩倍。總儲備量回升至3.6萬公噸,逼近布列敦森林體系(1945~1971年間)時代的高峰水準。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則顯示,2024年黃金最大買家為中國大陸、印度、土耳其與波蘭。

ECB報告表示,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美元資產面臨制裁風險的背景下,黃金因其不具交易對手風險、高流動性與無法被凍結的特性,再度受到央行青睞。ECB更直言:「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黃金的貨幣準備需求暴增,央行買金也可能是為避免資產遭制裁所採取的防禦策略。」

此外,ECB研究指出,自1999年以來,黃金占央行外匯存底年增幅最大的十個國家中,有五國在當年或前一年曾遭受制裁;而近三年內,與中國或俄羅斯地緣政治立場接近的國家,其黃金增持幅度也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而根據貴金屬交易平台BullionVault最新分析,截至2025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前十大國分別為美國(8133.5公噸)、德國(3351.6公噸)、義大利(2451.9公噸)、法國(2437.0公噸)、俄羅斯(2333.1公噸)、中國大陸(2279.6公噸)、瑞士(1039.9公噸)、印度(876.2公噸)、日本(846.0公噸)與荷蘭(612.5公噸)。

其中,美國儲備量雖多年未變,但在金價大漲下,其人均持金價值接近2200美元,而瑞士因人口少,儲備量雖僅約1000公噸,但人均達118.2克,居全球之冠。中國與印度雖總量驚人,但因人口龐大,人均黃金僅1.6克與0.6克。

台灣則以422.69公噸排名全球第13,雖不在前十,但黃金仍在我國外匯存底中扮演關鍵角色。根據報告,全球央行目前共持有相當於人類歷史開採黃金總量17%的儲備水準,凸顯黃金對金融體系穩定的重要性。

(封面圖/取自Unsplash)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川普金卡上線了!申請網站曝光
不接受就拉倒! 川普放話:2週內敲定單邊稅率
築牆不敵推土機?謝金河點破川普「自轉彎」劇本:結局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