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豪專欄-經濟政策變數多 多元策略參與成長

圖為台股。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台股。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來迄今,市場始終處於不確定與不同於以往的格局。經濟結構出現極大差異,製造業與服務業景氣脫鉤,全球貨幣政策不再亦步亦趨,美國無法確定是否可降息,但歐洲降息步調更快,日本更是處於升息環境。

若觀察標普500指數、MSCI除美國外世界、Mega7和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也可發現,全球股市表現趕上美股、市場集中度下降,以及公債殖利率變化不大、幾乎持平等幾大面向。

根據安聯環球投資研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明顯飆升,其中,關稅新政發展將是關鍵因素。美國川普總統「大而美法案」可能會在2026年~2028年支撐成長,但乘數效應相對較低,估算這幾年可能挹注GDP僅比基本情境高出約0.4個百分點,代價則是政府債務和利息負擔大幅增加。

歐洲央行則處於更為舒適位置,處於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增長風險和歐元區薪資壓力下降的背景下,歐洲央行有足夠空間繼續降息。

就基本面,對美股而言,關稅初步影響應有限;對全球而言,企業獲利則有望先觸底、再回升上修;供應鏈有望更具彈性,利於創造利潤空間;2026年所有類股獲利有望迎來成長;就經濟面,軟硬數據多空雜陳。關稅影響尚未反映,夏季數據將是關鍵。

就政策面,現階段處於待機狀態,聯準會傾向觀望、但同時保有政策彈性。儘管關稅烽火稍歇,停滯性通膨風險下降,但經濟、通膨逆風不便,核心通膨仍有上行壓力。

展望後市,中美相互暫緩關稅措施90天,關稅暫緩並非全面移除,進一步放寬空間亦有限;中國掌握高科技命脈,或能抑制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就資金動能,標普500今年股票回購規模有望再創新高,成為支撐股市的另一股重要動力。

在市場氛圍上,時序上接近關稅新政90天豁免期到期的日子,接下來川普的政策態度將是牽動市場情緒的重要關鍵;另一個變數則是中東情勢所引發的地緣政治問題,包括油價、原物料價格攀升,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美國聯準會最在意的通膨升溫問題。

如果觀察美股第二季來走勢,有兩波明顯反彈:一是川普喊出關稅新政90天豁免,一是川普中東行後。

以此來看,中東情勢發展,是否會打亂原本川普中東行後所喊出的政策支票,預料也將成為另個可能擾亂市場情緒的潛在變數。

市場在歷經第二季初對等關稅的洗禮後,市場呈現V型反彈;接下來,短線上仍有雜音,投資人與其猜測,不如用收益打底,面對接下來第三季市場的變數,策略上建議以收益搭配成長策略,以多元分散方式參與市場成長、輪動機會。

策略上,首先,波動年代更需要主動式管理。考量貿易摩擦影響初見,在經濟持穩背景下,核心部分建議以成長股、非投資等級債及可轉債組合為核心資產,全球布局,建構跟漲抗跌的投資組合,參與成長也應對高檔震盪。

其次,息收資產有助於緩和波動可能對於投資組合的潛在影響;在政策觀望之際,建議聚焦優質公司債,如投資等級或短年期債券兼顧收益也控波動,搭配複合債券尋求資本利得增長機會。另著眼AI投資帶動龐大需求,AI、台股及台股高息成長策略具題材利基,以多元分散方式,參與漲勢擴散輪動行情。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