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印度人口世界第一 但仍沒有人口紅利

最近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及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分別宣布,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雖然時間點略有差異,但這是否意味「印度世界重心地位」即將到來?也有人問我印度跟越南哪邊發展快?綜合判斷,我認為印度沒有經濟學上講的人口紅利,其發展大不易。

何謂人口紅利?就是人口多促進經濟發展。這必須要能讓人口進入勞動市場轉化為勞動力;勞動力,找得到工作,轉化為就業,之後進行有效率的生產,才能開始創造財富。這關鍵分別為勞動參與率,就業率,以及勞動生產率。

然而印度的勞動參與率為亞洲最低。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印度2021年的勞動參與率僅46%,同期大陸與美國分別為68%與61%。印度女性的就業狀況更不好,2021年勞動參與率僅19%,低於2005年的26%。就業率與失業率是一體兩面。根據印度政府的數據,2021年印度的城市失業率約為7.2%,農村失業率約為6.5%。最新的孟買獨立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估算,印度3月失業率為7.8%,過去四年多數時間都保持在8%水準左右。至於勞動生產率,根據CEIC全球資料庫,印度在每年的12月1日估算,1992年至2019年,28年資料平均值為5.4%。後受新冠影響2020年為2.04%,2021年反彈到3.54%。但這些數值,跟國際間比較,印度的表現都不是很好。為什麼?

首先是教育的問題。印度勞動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教育水準仍相對落後。印度基礎教育和學齡前教育資源配置長期不足,公立學校基礎設施落後、師資匱乏。只有40%的勞動力是高中畢業生,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人口則不足3成。前幾年賣座的《三個傻瓜》電影就透露除要進好大學的門很窄,也不好畢業。另外,《2021年印度技能報告》研究發現,僅有45.9%的印度年輕人可以找到工作,大部分印度畢業生缺乏應聘崗位所需技能,僅4.69%的勞動人口接受過正規技能培訓。

廣告

其次是印度的種姓歧視問題。種姓制度是一種階層化的社會體系,分為婆羅門(僧侶和學者)、剎帝利(武士和行政官)、吠舍(商人和農民)和首陀羅(勞工和服務人員)。此外,還有一個被稱為「不可觸摸種姓」的社會群體,也稱為達利特或賤民,被視為社會的最低層,遭受嚴重的歧視和社會排斥。低種姓人口約占印度總人口的3成,基本沒有土地所有權,連找到政府工作的機會都很少。導致他們只能做粗工及幫傭,收入很低,求職過程也容易遭拒。1947年印度獨立後,廢除種性制度,但是社會上迄今仍階級分明、尊卑的地位區隔仍嚴重存在。不少低種性人也期望移民,來改變生活。

第三是性別不平等問題。前述已點出印度女性在勞動市場受到不公平待遇。據統計,2021~2022年,印度15~59歲間勞動力人口中女性占比僅為29.4%,男性勞動力人口占比80.7%。女性就業人口中有6成是「個體經營者」,這也意味著其為報酬低廉或更有可能成為無償幫工。

造成此現象的主因有二:一是管理層缺乏女性領導者。企業高管中女性領導者僅有14%,故在薪酬分配中缺乏意見領袖和行業榜樣。二是受制於父權制、女性角色定位等傳統,其傳統文化認為,女性應更多從事服務性工作,尤其是照顧家庭,女性平均每天做家務時間超5小時,而男性僅為30分鐘。時至今日,仍有超5成的女性勞動力人口存在營養不良或患有貧血。

總之,印度人口規模巨大,人口年齡結構也年輕,這雖代表勞動力具有供給豐富、撫養負擔輕、養老壓力小等優點。但以上三大問題沒有解決,印度就很難發展。所以光有人口是不行的。印度如想得到人口紅利,還要加把勁,莫迪政府任重道遠。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