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申讓研華7,500張,AIoT佈局走自己的路,研華將成華碩最大提款機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就在研華(2395)股價即將挑戰400元歷史天價之際,大股東華碩(2357)意外申讓7500張持股,申讓後,華碩持股將餘1.03億股,比例下降至13.3%。 以週五(10日)研華股價收盤高達394元價位計算,華碩此項申讓預計將入袋30億左右資金,這剛好與華碩揮軍AIoT市場,將建立自有智慧工廠的預算30億元相當,值得玩味。

據悉,華碩近年大舉揮軍AIoT市場,並為此成立新事業單位,更積極招募相關產業與熟悉國際併購的投資界人才,曾任研華應用電腦事業群(ACG)總經理與樺漢( 6414 )總經理的鄧覲臺去年底加入後,徵才挖角的動作至今沒斷過,對AIoT產業的企圖心非常積極。


而華碩投資研華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底華碩尚未分家時,雙方互相持股策略聯盟,並合資成立代工廠研碩,但研碩後來發展並不順遂,更在華碩分家後劃歸和碩( 4938 )旗下。


如今16年過去,AIoT時代來臨,華碩轉型重壓此一領域,借重IPC產業經驗的需求更為殷切,成為今年華碩入股已納入振樺電( 8114 )旗下的瑞傳30%、明年增持至45%的主因。


不過,華碩早已成為研華大股東,持股超過1.1億股,比例達14.32%,是僅次於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家族的第二大股東,且多年前更併入研揚( 6579 ),至今集團持股達40%,並佔有研揚3席董事,甚且研揚集團近年也成為廣積( 8050 )與融程電( 3416 )等IPC廠大股東。

廣告


因此,市場都在問,華碩在IPC產業的佈局廣闊綿密,入股瑞傳的用意何在?根據業界人士觀察,華碩雖身為研華、研揚長期大股東,但在實際在營運操作上其實使不上力,幾乎已變成純投資,對研華甚至是帳列公允價值衡量的投資標的,連董事會都沒進去。


而在AIoT的發展上,場域是成功的一大關鍵,這成為近年許多IPC廠、尤其像是凌華( 6166 )、友通( 2397 )等大廠紛紛與國內大型製造集團結合的主因之一,但華碩是純品牌商,本身沒有工廠,在此一領域的發展上極為受限,因此相中擁有樹林遼闊廠區的瑞傳。


而華碩本身要建立自己的智慧工廠,也是基於此一考量。除了試驗場域外,因應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產業特色,研發、製造與銷售等一條龍的營運模式,更與PC產業迥然不同。


2013年,當研華股價甫突破百元大關,來到130元以上,正處於頻創新天價的多頭格局,劉克振在法說會中透露許多外資想要提高研華持股卻苦於籌碼集中度太高難以在市場上滿足,本身一張不賣的劉克振,幫這些外資詢問華碩是否願意釋股,華碩也不願意。


如今華碩突如其來的釋股舉動,當然引發市場關注。時機點上,研華週五股價最高來到395.5元價位,即將突破1月創下的396元歷史天價,突破400元可期,較之2013年當時,股價又大漲逾2倍,大賺調節持股理所當然;其次,華碩進軍AIoT市場正值燒錢之際,把對IPC的純投資,調節部分轉向AIoT的產業佈局,資金部位的挪移也恰如其分。


而華碩近期對AIoT佈局的動作,似已宣示正在走出自己的路,儘管劉克振對外宣稱希望與華碩「多多共創」,但共創未必須建立在高持股上,反而雙方未來的競爭關係可能將會大幅凌駕在合作之上,雙方漸行漸遠似可預期。而華碩持股研華的部位高達逾400億,毫無疑問,將成為華碩後續佈局AIoT市場的最大提款機,申讓持股恐怕還有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