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AI新賽局
新聞提要■隨著人工智慧(AI)興起,一場悄然成形的革命正深刻改寫華爾街投資邏輯。AI已逐步成為決策核心,改寫長久以來人類主導的投資體系。如今華爾街各大投行機構皆擴大導入AI,加速邁向「無人操盤」時代。
精句選粹■"The days of people making decisions in their own heads are ending. "- Ray Dalio.
AI與量化交易(Quantitative Trading)的結合已成新常態。根據多家機構回報,AI正被廣泛用於自然語言處理、情緒分析、模型預測等功能,全面提升交易精準度與風控效率。
2023年,佛羅里達大學發表一項研究,內容指出透過ChatGPT對企業新聞進行情緒判讀,並據此進行交易部署,回測期間投報率最高突破500%,引發金融圈熱議,也讓「AI選股」成為主流投資話題。
績效超越93%經理人
2024年,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會計學教授德哈恩團隊開發出「AI分析師」並進行回測,從1990年至2020年,AI能在原本280萬美元的季度超額報酬基礎上,額外創造平均1,710萬美元的收益,表現甚至超越93%的傳統基金經理人。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戴利歐(Ray Dalio)6月3日於《Fortune》撰文強調,AI正在重塑決策邏輯,並直言:「未來,人類憑直覺做投資決策的日子將結束。」
橋水於2024年啟動一支由AI全權管理、規模高達20億美元的基金,據首席執行官Nir Bar Dea指出,其投資績效「可媲美」人類團隊主導的策略。這項成果凸顯AI作為主導資產管理的可行性與潛力。
AQR資本管理公司亦將AI納入策略核心。據外媒報導,AQR創辦人Cliff Asness明確指出,AI不僅提升報酬表現,亦大幅降低波動風險。其內部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AQR旗下Apex基金與Delphi策略的年化淨報酬分別達19%與14.6%。
根據花旗集團(Citi)2024年研究報告指出,銀行業約有54%的職位具高度自動化潛力,AI將大規模取代資料處理、風控、分析等工作流程,這也令華爾街金童深陷危機。
分析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測,未來三至五年內全球銀行業可能裁減高達20萬個職位,重災區將落在分析師與中階管理職。此外,埃森哲(Accenture)估算,AI可取代或重新分配金融從業人員約75%的工作內容或時間,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皆傳出內部評估裁撤三分之二分析師人數與壓縮薪酬成本的討論。
AI幻覺風險 成發展關鍵
儘管AI對華爾街帶來的威脅不可避免,但AI也並非萬能。橋水基金在資訊揭露文件中強調,AI應用於基本面分析仍存在錯誤風險,最具爭議者為所謂的「AI幻覺」,意指模型會生成看似合理、實則虛構的資料內容,容易在決策過程中造成誤導。
AI幻覺風險在金融市場也更加顯著,因其可能在高頻交易、資產定價模型等場景中,將錯誤資訊放大,導致系統性失誤或資本錯配,並帶來巨額損失。此一問題若無法妥善控管,恐成為AI發展的關鍵風險。
在AI強勢進入金融業的同時,監管制度卻仍落後一步。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明確將AI列為審查重點,並要求金融機構就AI應用進行內部監理與風險揭露,例如是否建有監控自動交易模型、妥善保留客戶數據紀錄等。全球正陸續建立AI金融監管架構,例如歐盟《AI法案》已於2025年正式生效,要求對高風險AI模型進行前置測試與審查。日本、韓國與新加坡亦推動類似監管準則,旨在縮小「監管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