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秘密打造「半導體帝國」 爆掌控20家晶片廠!1大絕招隱身背後
韓媒披露,大陸科技巨頭華為至少實際11家半導體製造廠,加上專門用於技術研發的晶圓廠,華為集團掌控半導體廠數量可能高達20家。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使用與自身沒有直接關聯的公司名稱來運營這些晶圓廠,其目的在於對外隱藏與華為之間的關係,進而秘密地建立一個屬於華為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體系。
TheElec報導指出,華為所掌控的這些晶圓廠,其產品涵蓋記憶體和邏輯晶片,其中部分晶圓廠以晶圓代工模式運作,意味著華為可能正在轉型為一家 IDM(垂直整合製造商),或是成為一家具備晶片設計和製造能力的綜合型半導體企業。
華為直接或間接控制這些導體企業分布於大陸多個城市,例如青島芯恩集成電路 (Qingdao SiEn)、東莞光茂科技 (DGGMT)、深圳鵬芯旭技術(PXW)、深圳鵬芯微集成電路(PST)、深圳昇微旭技術(SWX)、晉鴻科技(PJHT)、以及福建晉華科技 (JHICC)等。
這些半導體企業大多帶有大陸官方背景,其中青島芯恩集成電路的股權歸屬於青島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旗下的國有企業,而東莞光茂科技的股權也隸屬於東莞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至於深圳鵬芯微集成電路、鵬芯旭技術、以及昇微旭技術等公司的股權方面,則是由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百分之百持有。業界普遍認為,這些晶圓廠的背後掌控者就是華為,甚至在這些公司的員工之間也流傳著華為經營的說法。
華為選擇使用與其沒有直接關聯的公司名稱來經營這些晶圓廠,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外界難以將這些工廠與華為產生聯想,進而秘密地建立一個屬於華為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體系。這些公司甚至可能會因為投資和股權結構變化,而更改其公司名稱。
在這些企業旗下的11座晶圓廠中,至少有5座具備生產7奈米以下製程晶片能力,包括青島芯恩、東莞光茂科技、深圳鵬芯微、鵬芯旭技術、以及昇微旭技術等。在這5座先進製程晶圓廠中,深圳鵬芯旭規模最大,是由華為高層所創立;而青島芯恩則是由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所創立。
除了晶圓廠之外,華為還設立大規模研發中心,總共有8家機構擁有10座研發中心。這些研發中心的規模都相當龐大,其中一部分可能具備生產晶片能力。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王文洋爆包養小50歲美眉 拒認私生子被告 律師3點解析「10億官司」勝算
《台北股市》注意股:16日29檔 驚見「2大戶8億開撕」DRAM大咖也來了
人生第一筆年終All in台積電 買在這價位該砍嗎?網一看狂勸退: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