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8A製程有重大進展、傳提前完成首批投產
MoneyDJ新聞 2025-03-14 10:58:2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英特爾(Intel Corp.)最先進的18A製程有了重大進展,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進度,似乎優於原定的2025年中投產時程。
Investing.com報導,英特爾工程經理Pankaj Marria 13日透過如今隱藏的LinkedIn貼文指出,「Intel 18A製程迎來重要里程碑!很榮幸加入『Eagle Team』,一同落實Intel 18A,我們的團隊率先完成亞利桑那州的首批生產,先進半導體製程邁出了關鍵一步。」
Marria強調,這只是英特爾挑戰全球最小製程的開端,這項技術完全是在美國研發並製造。
Tom`s Hardware 3月6日報導,英特爾目前把專為桌機、筆電設計的旗艦型Core 200系列「Arrow Lake」、「Lunar Lake」處理器交給台積電(2330)代工,然後運用自家的Foveros 3D先進封裝技術,在美國廠房進行組裝。英特爾支付高昂價格使用台積電服務,顯著壓縮其毛利率。
英特爾次世代Core 300系列「Panther Lake」CPU預計會使用自家18A先進製程於旗下設施生產,負責製造的廠房包括最先進的亞利桑那州「Fab 52」、「Fab 62」晶圓廠。由於多數製造作業都在內部進行,這款次世代處理器能為英特爾創造更高的毛利率。
然而,部分英特爾產品仍會持續交給台積電製造。目前英特爾約有30%的產品委外代工,該公司預測未來比例將顯著降低。
英特爾首席工程專案經理Joseph Bonetti曾在如今已刪除的LinkedIn貼文表示,英特爾製程技術即將再度取得領先、未來幾年有望贏得IC設計客戶青睞,現在就把英特爾製造業務的控制權交給台積電恐適得其反。
華爾街日報2月15日報導,英特爾晶圓廠大多是為生產自家晶片配置,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嘗試替外部客戶代工晶片。將英特爾工廠重新整備、以適應台積電的先進晶片製程,是重大且成本高昂的工程挑戰。另外,在川普政府緊縮移民政策的情況下,台積電也擔憂未來想安排自家工程師赴美監督生產線時,可能會受到限制。台積電多數工程師都來自台灣或美國以外地區。
(圖片來源:英特爾)
*編者按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 、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