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中航Q4換約,獲利可望拉升

【時報-台北電】中航 (2612) 15日下午召開法說會,該公司今年上半年EPS 0.96元,與去年同期的0.95元很接近,其中第二季EPS 0.33元,較去年同期的0.59元低許多,主要是因今年首季散裝船運市場運價嚴重低迷,簽的運約影響到第二季獲利,但因市場運價自6月中旬開始大幅攀升,估計第四季陸續開始換約後,獲利可望獲得提升。

中航法說會由公司新任董事長彭士孝、總經理戴聖堅、協理唐邦正主持。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19.14億元,獲利1.9億元,EPS 0.96元。

唐邦正表示,公司去年換的約讓首季獲利表現好,但第一季換的約則讓第二季獲利下滑,第三季沒有船隻換約,接下來要等第四季開始有船隻換約後,獲利有機會逐步提升。

針對明年1月1日國際海事組織(IMO)開始實施的限制硫,因已有新加坡、北歐、美國加州與甘迺迪州等限制船隻在其海域不得使用開放式脫硫器,高硫油與低硫油價格也有待觀察,且船隻租出去後是由租家支付油費,因此中航決定暫不考慮安裝脫硫器,直接使用低硫燃油。

因為限硫令使得部分船舶安排進塢安裝脫硫設備,估計會讓今年下半年船舶噸位供給吃緊,對運價也產生支撐作用。IMO的強制設置壓艙水管理公約今年9月8日即將生效,中航船隊今年開始陸續進行改裝,將在2021年全部完成配置。

在船噸供給方面,今年新船下水數量仍處高峰,今年上半年海岬型新船交付31艘,船噸淨增長1.25%,全年預計噸位成長2%,全年海岬型新船交付數量預計91艘;另一方面老舊的超大型礦砂船(VLOC)淘汰速度及降速航航行有助壓低供給量。

中航今年上半年內陸貨櫃運輸及物流業務營收占比為47%,海運51%,代理空運及其他業約2%。公司指出,上半年雖因貿易戰影響到我國貨櫃進出口量,但是子公司偉聯運輸營收超過6億元,業績成長了一成,主要是靠靈活操作,並與同業搭配增加回程貨載,獲利表現良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張佩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