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鼎-KY今年營收拚創高,惟陸資載板廠崛起及美法令挑戰是阻礙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PCB大廠臻鼎-KY(4958)受惠於大陸官方政策帶動內需消費性市場的增溫,四產線出貨均增溫,然折舊費用與匯率則是營運負面影響因素,今年首季每股淨利0.66元。展望後續,公司預估,全年營收將創新高,然業界預期,後續景氣展望是否樂觀,以及臻鼎載板生產基地在中國等營運挑戰仍是存在。臻鼎公告2025年第一季營運成果,2025年第一季合併財務報告,營收達400.82 億元,年增23.3%,創歷年同期新高,營業利益達10.56億元,年增42.2%。稅後淨利為10.2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為6.32億元,每股淨利0.66元。

臻鼎表示,第一季營收刷新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在行動通訊、電腦消費、伺服器/車載/光通訊以及IC載板等四大應用領域皆繳出雙位數成長的亮眼表現,但因持續投入資本支出使折舊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5.1億元,加上匯率波動的影響,第一季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但控制營運費用致使營業利益率較去年同期增加0.3個百分點至2.6%。

面對近期美國潛在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全球經貿不確定性,臻鼎指出,公司產品直接銷售到美國佔不到0.5%,目前觀察其對公司直接衝擊有限。臻鼎也提到,看好各類邊緣AI 裝置需求增溫,包含AI手機、智慧眼鏡、人形機器人、智能車等,同時AI伺服器、光通訊與IC載板等高階產品新訂單陸續挹注,預期今年四大應用皆將成長,2025年營收維持「再創新高」的目標。

而在市場關注的IC載板方面,臻鼎2025年第一季仍年增近三成,主要持續受惠大陸與歐美客戶「China for China」的高階IC載板需求。臻鼎預期,IC載板將是今年成長最快的業務部門,全年營收成長目標超過四成。然,美國圍堵中國發展半導體高階封測,關鍵材料生產不取自中國,尤其全球先進封裝所需高階載板的供應鏈均欽點日系廠與純台系廠,而臻鼎現下載板生產基地全在中國,加上中國致力於扶植自身的半導體供應鏈,陸資載板廠也顯著崛起,市場關注臻鼎的載板業務如何突破環境條件的限制,以及美國法令限縮供應鏈真正產地等挑戰。

而在AI伺服器方面,臻鼎隸屬於鴻海集團,適逢GB200與GB300晶片都開始大舉產出,系統廠也陸續上調GB200機櫃數出貨預估,在鴻海取得一定高比重的AI伺服器部分,臻鼎在相關PCB板材的出貨上具有想像空間。此外,於光通訊領域,臻鼎運用高階mSAP設計,積極布局 800G/1.6T光通訊升級市場,並與客戶合作開發下一代3.2T光通訊解決方案。

至於該公司的海外生產基地部分,其中,泰國新廠第一期已於5月8日試產,將可支應高階伺服器、車載與光通訊應用相關需求;第二期廠房亦於同日動土。高雄AI園區之高階ABF載板與RPCB產能建置依計劃推進。公司並預期,泰國與高雄兩大基地的生產效益預期將於2026-2027年起陸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