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想看
- 時報資訊·
《台北股市》盤中焦點股:國巨、同欣電、元晶、銘異、撼訊
【時報-盤中焦點股】1.國巨(2327):首季獲利豐收,EPS 10.17元,開盤後大步走高逾4%。 2.凱美(2375):跟隨國巨母雞大漲腳步,多方攻回5日線,上漲3%以上。 3.日電貿(3090):天天被客戶追貨,訂單能見度佳,低檔買盤積極,股價上彈3%。 4.福懋(1434):輪胎簾布啟動漲價,三大法人昨日齊買超合計達1500張,股價上揚2%拚回33元。 5.中工(2515):外資連買超5日合計逾1.6萬張,買盤爆發量價齊揚,今早來到11.8元,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價。 6.富邦媒(8454):迎接母親節購物高峰,業績可望再衝一波,多方守穩千元之上,早盤上漲1%。 7.長興(1717):首季業績受期待,昨日回檔到38元附近買單隨即進場,反彈超過3%。 8.元太(8069):疫後需求及電子紙模組客戶增,新竹擴4新產線,早盤上攻漲逾6%,突破前高。 9.同欣電(6271):Q1獲利登同期高,每股賺2.68元,股價走揚逾2%。 10.聯電(2303):接單滿到年底,營收季季看高,晨盤上漲逾4%。 11.旺宏(2337):NOR Flash漲風續吹,營運看旺到下半年,早盤漲2.5%,重返10日線。 12.偉詮電(2436):漲價、蘋果雙題材,營運可期,股價力漲逾6%。 13.正達(3149):車用題材有戲,自營商連2日敲進,晨盤翻紅高漲逾3%,重登5日線。 14.元晶(6443):太陽能可望照亮營運,多方回頭,早盤震盪中翻紅反彈漲逾4%。 15.傳奇(4994):放眼海外,今年看俏,早盤漲逾3%,站回短均、月線。 16.銘異(3060):奇亞幣用硬碟挖礦,多頭追捧概念股,早盤拉出第3根漲停。 17.撼訊(6150):不畏比特幣暴跌,外資連10日買超,早盤登頂。 18.大田(8924):東奧題材發酵,三大法人連2日買超,早盤彈漲逾4%。 19.台揚(2314):外資昨大幅回補,激勵多頭進場,早盤漲逾4%。 20.宏達電(2498):持續發展5G領域,早盤漲約6%,觸及周線。 21.威剛(3260):礦工搜刮SSD、HDD,激勵早盤漲逾5%,續戰百元關。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新/台積電震盪盤整 台股漲近70點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台股今(23)日開盤漲21點,開在17117點,開盤1分鐘後漲69點,指數來到17165點。由於美國總統拜登計劃把富人的資本利得稅稅率提高近一倍。造成美股3大指
- 鏡週刊Mirror Media·
【資金瘋原物料3】玉米黃豆漲翻天 法人點名這檔股票受惠高
全球氣候異常使「黃、小、玉」等穀物供不應求,玉米期貨價格近年更翻漲一倍,法人指出,從農機基本面觀察,今年美農業機具零售銷售優於過去3年與5年平均,反映市場需求暢旺,整體來說,農機類股今年雖已上漲超過3成,但美農業播種進入傳統旺季,以及農產品價格持續受氣候與出口支撐,預料農業指數將維持長線多頭格局,台股中飼料大廠福壽,可望受惠原物料上漲而帶動營收成長。
- 中央社·
車用晶片缺貨 台積電急建南京廠4萬片28奈米產能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1年4月22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今天召開臨時董事會,核准28.87億美元資本預算,折合新台幣約793億9250萬元,預計在南京廠建置月產4萬片的28奈米產能。台積電表示,為滿足結構性需求的增加,並且因應從車用晶片短缺開始擴及整個全球晶片供應的挑戰,臨時董事會核准28.87億美元資本預算,折合新台幣793億9250萬元,以建置成熟製程產能。台積電規劃在中國大陸南京廠建置月產4萬片的28奈米產能,新產能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開出,2023年中達到月產4萬片規模。南京廠原有2萬片16奈米產能,台積電表示,利用南京廠現有廠房擴產,是提供全球客戶急需的28奈米產能最快速的方法。(編輯:張良知)
- 鉅亨網·
台股爆量收黑誰惹的禍?鋼鐵、航運大震盪如何買?
台股今 (22) 日爆出 6466 億天量,K 線收黑下跌 105 點,行情已經到頂了嗎?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認為還言之過早,依照歷史經驗,台股很少量價同步到頂,通常大量之後還會有高價,但爆量黑 K 之後隔日不宜開低,否則就是技術整理訊號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獨/台股萬七爆天量!他曝選股3秘訣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台股昨(22)日早盤最高來到17428點,創下歷史新高!但盤中翻黑下跌逾百點,最低來到17066點,震盪超過360點,台股終盤下跌105.14點,跌幅0.61%
- 鏡週刊Mirror Media·
台股爆6448億天量不妙? 技術分析大師:整理後再攻
台股今(22)日開盤氣勢如虹,大盤指數一度站上17428.15點創下歷史新高,但午後賣量湧現,大盤上下震盪超過360點,航運股、鋼鐵股和電子股拉回修正,終場收在17096.97點,成交量達6448.89億元,創下歷史單日成交新天量。
- 時報資訊·
《各報要聞》三沖客炒翻 當沖4,847億
【時報-台北電】台股「萬七」邁入第七天,投資人打帶跑心態濃,「隔日沖」、「當日沖」及「有賺馬上沖」的三沖客湧現,22日上市櫃成交值爆出歷史最大量7,675億元,當沖總交易戶數及交易買賣金額加總雙創新高,達150.22萬戶及4,847.21億元,愛普、天鈺當沖比飆上七成,航海王長榮也飆上66.29%,熱門股成當沖天堂。 ■當沖戶數及金額創高 22日台股上沖下洗,包括鋼鐵、航運、水泥、造紙、面板等強勢指標族群,午盤股價急殺跳水,苦吞黑K棒。法人指出,台股爆天量下殺,顯示短線過熱所引發的類股劇烈震盪已出現。 傳產族成當沖客鎖定焦點,航運業類指數單日洗出逾1169.87億元的巨量,僅次於電子類及半導體類;鋼鐵類指數,亦飆上584.78億元,光是「航海王」、「鋼鐵人」,就包下台股22日成交金額近三成比率,寫下驚人數字。 ■傳產族群成當沖天堂 而當日沖也同步鎖定航運及鋼鐵等傳產族群,航運股長榮、萬海及台驊投控當沖比逾六成,中櫃、華航及長榮航當沖比更高達五成,顯示半數投資人都不願意抱股過夜;鋼鐵股的海光及官田鋼當沖比逾六成,新光鋼、大成鋼及威致也超過五成都是當沖客。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認為,台股電子族群成交比重大幅降溫,使市場資金一股腦全數灌入原物料股,使其短線交投過熱,也使得當沖比例增加。在散戶增加、籌碼轉趨凌亂下,難免導致股價盤中經歷上沖下洗。不過,盤面仍有多數個股量價並未失控,在基本面無虞下,建議投資人操作近期漲多股應冷靜觀望,至於部分漲幅並未過大者,則無須過度擔憂。 ■爆量收中長黑宜審慎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分析,台股22日的爆量下挫,除當沖的效應外,主要還是來自於「電子股持續弱勢、傳產股爆量收黑K」,所造成的獲利了結賣壓。而台股爆量收中長黑,也顯示此波強勢短多暫告一段落,雖在基本面支撐下,行情並未完全反轉,惟台股仍需一段時間消化賣壓。此外,也建議習慣「作多」的當沖投資人,在台股下跌機率增加之際,應適時調整策略。(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鄭郁平/台北報導)
- 民視影音·
台股爆6449億元天量 傳某券商交易系統當機
台股今天開高走低,早盤一度大漲超過200點,中午過後,風雲變色,終場下跌105點,收在17096點,成交量爆出近6449億元,改寫歷史新天量,股民看得膽顫心驚,甚至傳出中午有某券商,因為投資人交易量太大,系統一度出現當機。法人圈流傳一張梗圖,股市中午前,工作,不幹了,到了午後大盤突然跳水,變成苦嘆,賺錢要緊,因為22號台股大洗三溫暖,早盤創歷史新高,大漲超過226點,中午過後,多空交戰,終場下跌105點,收在17096點,成交量能達近6449億元,改寫歷史新天量,股民各個人心惶惶。民眾說,「有人開心有人就流眼淚嘛。」、「我是有看限時動態,朋友好像在崩潰。」台股爆天量、交易也出現小插曲,傳出中午12點多,因大批投資人同時大量賣出跟買進,導致某券商系統,短暫出現當機情形,所幸沒有傳出大災情。但也足夠讓投資人皮皮挫!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解析,「在後半段的時候,很多股票從高點一路往下殺,當沖的量也很大,創造今天(4/22)六千四百多億的成交量,單單長榮海運一支就六百億。」專家指出,成交量大,主因是傳產交易火熱,貨櫃三雄股價,明顯大幅震盪,長榮盤中大漲9%,終場收在72.9元,下跌3.95%,陽明也是由紅翻黑,盤中漲近9%,終場下跌4.94%,收59.6元,萬海也一度逼近漲停,最後下跌4.24%,大型權值股,除了股王大立光,漲5塊錢,收3050元,台積電下跌0.16%,收591元,鴻海也下跌2.08%。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解析,「如果美股還維持一個多頭格局,代表股市的資金不會走,四月底很多的公司慢慢可以知道,它的四月份的營收,如果表現還不錯的情況之下,電子股還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有沒有機會做一個適度地反彈。」分析師指出,只要美股呈現多頭格局,台股的市場資金,逐步輪動到電子股,仍有機會再推升台股走勢,但爆量台股,震盪加劇、投資人得更審慎操作。(民視新聞/李雯珂、李澤民 台北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挪設備至南京廠?台積電:台灣是重點生產基地BCG:台灣晶圓代工若中斷 全球恐損失4900億美元財經/什麼是「再平衡」(Rebalance)?多久做一次比較好?
- Money 錢·
股市、債市高檔震盪,有可能泡沫化嗎?觀察2重點避免恐慌
便宜了,部分專家與投資人擔心股市與債市正在泡沫化。此外,因新冠病毒疫情而迅速成為顯學的綠色投資,由於部分公司的股價飆漲數倍到十數倍,也被冠以泡沫之名。 若投資人了解泡沫的基本「長相」與意涵,面對股市、債市、綠色這3種泡沫,多能以平常心看待,即使面對今(2021)年3月10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跳升、數...
- 中央社·
359萬戶稅額通知書 24日寄發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22日電)倒數9天就要進行所得稅結算申報,財政部估計,今年綜所稅申報戶數約近640萬戶,與去年相當;其中359萬戶符合稅額試算條件,國稅局將從24日起寄送紙本稅額通知書及郵簡,為報稅拉開序幕。
- 鉅亨網·
外資大買多檔金融股 狂賣面板雙虎22萬張
台股今 (22) 日收跌 105.14 點跌破 5 日線,收 17096.97 點,並爆發史上最大量的 6448.8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28.99 億元。外資大賣群創 (3481-TW)、友達 (2409-TW) 面板雙虎合計 22.66 萬張。
- 時報資訊·
《熱門族群》17檔爆天量 法人不同調
【時報-台北電】台股集中市場22日爆歷史逾6,500億元天量,17檔上市股不畏行情巨幅震盪,領軍爆天量,其中有11檔股價逆勢震盪收紅;不過,法人多偏空操作,僅有4檔獲法人買超,中鋼、彩晶紅不讓,各獲法人買超近3萬張及2萬張。 據統計,台股22日成交量創歷史單日新高計有17檔,包括台泥、中石化、力鵬、台玻、中鋼、春源、大成鋼、海光、台船、益航、榮運、中櫃、台航、長榮航、台驊投控、炎洲、彩晶等,除了彩晶為面板股,屬於電子類股之外,其餘16檔均為傳產股,並且以航運股為最大宗,其次為鋼鐵股、水泥、塑化及紡織股等。 台股集中市場22日爆6,529億元史上天量,代表傳產股的非金電指數衝出3,056億元歷史天量扮演最大功堅,成交值占比衝高至46.8%,不管是指數、成交值、成交值占比等,都寫下歷史高峰。 以成交量(張數)來看,上述17檔個股成交張數都寫下歷史新高,彩晶衝上61萬多張,較前一日翻1.33倍,中鋼超過54萬張也是近倍翻,長榮航爆出43萬張、日增86%,台泥也滾出20萬張以上天量、增加46%,另外,炎洲日量53,788張、更激增3.84倍 三大法人22日對集中市場並未大舉賣超,合計僅賣超28.98億元,其中,外資更出乎意料小買超29.14億元。投資專家表示,法人對上述17檔個股多數偏空,幾乎都是賣超,個股股價震幅多在10~14%,僅有對少數特定個股買超,且最後漲幅在最多為6%多,跌幅最深僅5%,值得留意。(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 時報資訊·
《台北股市》個股動態:聯電、儒鴻、國巨
【時報-台北電】個股重大訊息: 1.聯電(2303):接單滿到年底,營收季季高。 2.儒鴻(1476):大摩喊出歷史新天價。 3.國巨(2327):獲利豐收,首季EPS 10.17元。 4.富采(3714):蘋果助陣,挑戰單月轉盈。 5.昇達科(3491):Q1每股賺0.45元。 6.萬海(2615):闢新航線,搶高運價市場。 7.中鴻(2014):5月盤價全面大漲。 8.東洋(4105):首季自結每股純益0.82元。 9.大亞(1609):股利0.7元,配發率近五成。(編輯整理:柳繼剛)
- 時報資訊·
《電子零件》國巨獲利豐收 首季EPS 10.17元
【時報-台北電】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公布首季財報,單季獲利50.24億元,直逼去年整個上半年獲利,年增113.8%,首季EPS突破一個股本達10.17元,優於預期,由於2021年首季獲利開紅盤,國巨完整合併基美的第一年,獲利突破四個股本已勝券在握。 此外,國巨董事會決議配息10元,為連續第四年配息逾一個股本,以國巨22日收盤價546元計算,隱含現金殖利率約1.83%,國巨將於6月3日召開股東常會,預計通過去年度決算表冊,並進行董事改選。 2021年為國巨完整合併基美的第一年,歷經磨合期,新國巨第一季繳出亮麗財報,首季毛利率、營益率達39.1%、25.5%,與前一季度相較雙率雙升,為連續第三季成長,全季獲利50.24億元,季增35.5%、年增113.8%,為歷史次高紀錄,一季的獲利已經逼近去年上半年獲利總和。 業界樂觀期待國巨全年獲利,除了鉭電供應商稀缺,交期仍達36周以上,鉭電價格有6~90%的漲幅,MLCC價格則從2018年的瘋漲,步入健康輪漲的狀態,可望持續拉抬國巨第二季的ASP,因此看好國巨第二季獲利將超越第一季,首季財報公布之後,法人預期國巨今年獲利可望逾四個股本。 展望第二季,國巨表示,將持續提升大中華廠區的產能利用率,以因應終端市場強勁需求,雖然全球疫情仍未緩解,且國際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高,但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至第三季,審慎樂觀看待業績表現及營運展望。 國巨也預估,今年度的資本支出將突破百億,刷新2018年創下的紀錄,資金將用於擴充高單價、高毛利率的鉭質電容,幅度約10~15%,在常規型MLCC、晶片電阻的擴產上則止步。 國巨強調,過去以生產標準型產品為主,但合併基美及普思後,營運已有結構性轉變,歷經國際性合併及公司內部產品組合優化調整後,營運以生產高階特殊型、客製化產品為主,產品組合及終端應用皆優於同業,可有效降低景氣波動的影響,並持續聚焦於車用、工業、醫療、航太、5G/IoT等高階利基市場,創造更穩定的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淑惠/台北報導)
- EBC東森財經新聞·
元大金4利多挹注獲利 花旗上修目標價至29.4元
在今日台股上中下洗震盪的走勢中,金融股相對抗跌,其中元大金盤中一度大漲逾3%,最高達26.65元,持續創2009年來新高,為目前金融股中最強勢,市值也一舉飛越3100億元大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