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南科12A廠22奈米運用AI工具等方案,帶入超過40億改善效益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其南科12A廠在22奈米運用AI先進工具提升良率、新加坡12i廠改造邏輯製程機台強化產出能力,也建置行動化作業查核應用裝置APP,且光罩工程團隊運用人工神經網路模型,成功拉升光罩外包廠產能,相關改善效益預估達40.2億元。 聯電連續19年於經濟部委託中衛發展中心所舉辦的「台灣持續改善活動」競賽中創佳績,今年更再創佳績。本次競賽共有118家企業的240組團隊參賽,聯電六組團隊報名,全數晉級總會決賽,並於決賽中獲得5金1銀的佳績。但特別的是,聯電參展的隊伍均繳出於工程、生產、軟體、供應鏈等領域的好方案,聯電本次參賽團隊共創改善效益預估達40.2億元,並將這些改善成果導入南科及新加坡新廠擴建計劃,預期可為聯電帶來更強勁的成長動能。

聯電策略聚焦於製程的創新開發與晶圓製造,從今年參賽團隊中,可看出聯電在特殊製程領域持續尋求技術突破,南科12A廠在22奈米特殊製程開發上,打造22奈米元件效能業界第一,運用AI先進工具及創新工程技術進行良率、生產效率及產能全方位的精進,並獲得重大的成果。包括團隊自行開發準確度超越原廠的AI缺陷影像辨識系統,加上創新量測光譜應用技術,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超前達成客戶的交期。同樣在特殊製程量產上獲得重大突破的新加坡12i廠更利用跳脫框架的思維,改造邏輯製程機台以滿足特殊製程產能的需求,達到活化資產與撙節成本的加乘效果。

此外,聯電近年來更致力於數位轉型。從今年獲獎團隊的成果也可看出,數位轉型已從生產單位擴展至支援與服務單位。其中風險管理暨環安處與資訊工程處共同合作,發展全新數位工安管理模式,建置行動化作業查核應用裝置APP,首創業界3C安全數位服務模式。光罩工程團隊也持續精進服務效能,運用人工神經網路模型,成功拉升光罩外包廠產能,將光罩交付量提升至1.53倍,邁向不讓晶圓製造產線等待光罩的終極目標。

聯電品質暨可靠度副總林敏玉表示:「後疫情時代生活逐漸回歸正軌,在5G、AIoT、車用電子等大趨勢的推動下,預期未來晶片需求依然強勁。聯電除了持續專注於特殊製程的開發與應用外,更致力於全方位的數位轉型來提升效率,並在推展持續改善活動及智慧製造手法應用上深耕茁壯,未來將創新與改善的精神內涵,深植於全體員工品質文化及思維導向,並持續精煉相關品質管理系統及手法,全面提升組織改善及創新能力,以增進公司全面品質系統效能,使企業更具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