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 支持我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主席落槌,宣告美國聯邦眾議院口頭表決,無異議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內容要求美國行政部門運用話語權及表決權,大力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美聯邦眾議員金映玉說:「中國持續阻撓台灣參與IMF等國際論壇,是因為中國深知金融安全與軍事安全一樣重要。」
法案提案人之一、共和黨籍的眾議員金映玉指出,中國可能透過提高關稅、放空股市等方式,破壞台灣金融體系;而加入IMF,台灣可獲得強化金融韌性,與抵禦中國經濟脅迫的資源,且台灣已經是WTO、APEC與亞洲開發銀行的成員,外匯存底更高居全球前5名。
專家對法案樂觀其成,但強調現階段重點,仍是提升台灣本身的競爭力。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台灣的經濟韌性,因應這些外部衝擊其實是夠的,焦點應該放在跟我們比較有切身相關的,比如說跟美國洽簽的避免雙重課稅等等。」
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則認為,「這其實反映出美國國會現在對我們的支持度是很高的,透過各種提案,希望讓我們能夠重新回到國際組織裡面去。」
IMF致力於促進國際貨幣合作、推動國際貿易發展,其實我國是創始會員之一,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仍保有會籍;直到1980年4月,因為中國入會才被迫退出。如果要再加入,必須得到大多數成員國同意,但勢必受到掌握第三多表決權的中國反對。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表示,「這項法案對於支持台灣、擴大國際參與、反制中國對台灣的施壓,都有正面的意義。」
外交部感謝美國國會再度展現挺台立場。不過眾議院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後,參議院也須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再送交白宮,由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後,才會正式生效。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聖克里斯多福總理率團訪台 盼深化友誼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