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資金流出亞洲!韓圜重貶創13年新低,南韓財長:不擔心資本外流

通膨壓力導致市場風聲鶴唳,世界各國央行為壓抑通膨進而大舉升息,然而不同利率差異改變熱錢流向,進而點燃資本外逃壓力,而美國聯準會(FED)激進調升利率,與其他國家利差擴大,讓國際資金大舉流回美國,亞洲國家貨幣日圓、印度盧比、泰銖也跟著競相貶值。

由於南韓和美國的貨幣利差擴大,韓圜更貶至13年低,上週南韓央行(BOK)坦承有資本外流風險,宣布升息兩碼(0.5%)、升幅創該國史上之最,但韓國財長秋慶鎬(Choo Kyung-ho)卻胸有成竹表示:「不必擔心短期的資本出走風險。」

7月15至17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辦的G20財長會議中,秋慶鎬接受訪表示,資本外流不是利率差異此單一經濟因素造成,投資人也會評估經濟等其他因素,而目前南韓經濟仍在緩步復甦,因此他並不擔心會有嚴重的資本外流。

G20 2022.png 圖/https://g20.org/
G20 2022.png 圖/https://g20.org/

根據《CNBC》報導指出,秋慶鎬認為利差擴大等單一因素不會引發資本流出,但投資人決策會受到經濟體質等影響。但事實上,利差缺口先前也發生過幾次,但是韓國未有重大資本外流。有鑑於此,他不認為光是利率差距就會釀成資本外逃,但是美國聯準會激進升息確實會造成憂慮。

由於各國央行升息引起資本外逃,流入到穩定、報酬率相對高的國家,例如美國聯準會調高利率,有很高的機率會吸引資金流入美國。

秋慶鎬也指出過去也發生過多次的利差,但南韓並沒有經歷資本外流;他同時指出,近期資本也流入國內,特別是國家債券市場,有助於緩解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美國6月在升息3碼,是1994年以來最激進的升息;隨後6月份通膨率達9.1%,也創下40年來最高。南韓國內的通膨率也寫下24年來最高漲幅,7月南韓央行升息2碼,從基準利率1.75%提高到2.25%,這是1999年來單次最大幅度的升息,為有效抑制失控的通膨。

亞洲熱錢競相流出

美元持續走強,對於全球經濟是顆炸彈,疫情以來美國為了紓困振興,透過了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如今慢慢升息收緊,讓全球各國發抖,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國家。

瑞穗銀行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印度擔心資本外流,特別是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利息負擔加重;國內企業依賴進口的天然氣石油,持續的貿易逆差,在美國積極升息和印度經濟疲軟的情況下,資本外逃的疑慮更為嚴重,更意味印度盧比將承受大貶的壓力。

亞洲國家中,日本日幣狀況最慘。上週日幣兌美元更是貶破139關卡,創下24年來新低點。

新台幣美元日圓.jpg 圖/吳秀樺攝
新台幣美元日圓.jpg 圖/吳秀樺攝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Kuroda Haruhiko)向來以貶值帶動出口的態度,逆勢與全球央行作對。目的都是為了透過強勁出口、刺激消費,來拯救日本乏力的經濟。同時,企業的加薪與通貨膨脹必須同步進行,才能讓民眾接受物價的上漲。

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的泰國,鑒於美國升息也未能倖免。今年泰銖兌美元貶值超過8%,但鴿派的泰國央行似乎不著急,目前泰國基準利率在0.50%,而六月份CPI卻達7.66%。

旅遊觀光則是泰國經濟體的曙光,隨著泰國防疫規則的鬆綁,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國際觀光客流入,帶動經濟發展與外匯收入,有利支撐泰銖。

最重要的是該國經濟體的基本面,例如出口大國的印尼,對外出口石化燃煤、棕梠油、貴金屬等,此類商品出口力道強勁,讓貨幣的表現相對抗貶,這是資本是否外流的關鍵。

然而,與南韓半導體科技產業相似的台灣,對於南韓央行的政策,又或是亞洲各國的經濟動向,更需謹慎面對。

資料來源:CNBC
責任編輯:吳秀樺

更多報導
【觀點】直擊疫後東京:按下暫停鍵30年的日本,數位轉型正開始快速補課中
通膨壓抑電子產品買氣,庫存高積,拖累台、韓半導體廠商營收
升息也壓不住物價飆升,美國6月通膨達9.1%,創41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