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誰贏?謝金河警示「台灣1恐怖結局」:我們別無選擇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貿易戰略出現重大轉折。從先前的強硬加稅,到近日鬆口關稅「可能過高」並有調降空間,川普態度的轉變不僅影響全球市場情緒,也引發台灣產業界高度關注。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美中貿易對抗已走到轉捩點,儘管表面降溫,實則暗藏變局,而在這場博弈中,台灣幾乎沒有選擇餘地。

謝金河分析,美中貿易對抗已走到轉捩點,儘管表面降溫,實則暗藏變局,而在這場博弈中,台灣幾乎沒有選擇餘地。(圖/pexels)
謝金河分析,美中貿易對抗已走到轉捩點,儘管表面降溫,實則暗藏變局,而在這場博弈中,台灣幾乎沒有選擇餘地。(圖/pexels)

謝金河昨(23)日在臉書撰文指出,美中關稅戰從川普主政期間起便不斷升級,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一度飆升至245%,中國也曾回敬至125%。但當雙方稅率超過100%,貿易行為幾乎名存實亡。他直言,「關稅戰已近尾聲,川普選擇此時轉彎,是現實考量下的理性選擇。」

他進一步指出,川普一度強調關稅將為美國創造每年超過6000億美元收入,但實際上,自貿易戰以來,美國股市市值蒸發達18兆美元,等同30年關稅收益的代價。隨著股市重挫、民眾財富縮水,政治壓力也隨之而來。謝金河提醒,美國人超過一半財富與股市掛鉤,市場的劇烈波動正反映民意對川普經濟政策的不安與不滿。

相較之下,中國的民間財富集中於房地產,股市波動對大眾影響較低,加上中共對股市具高度掌控力,使得中國市場相對抗震。近期美中股市表現的分歧,正好凸顯川普所面對的困境。加上他近日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連番施壓,更被視為焦躁心態的寫照,儘管他後來改口聲稱未施壓,但市場早已感受到政策搖擺的代價。

謝金河從宏觀視角分析,強勢美元、資本市場、美國國債這三大支柱構成美國全球霸權的根基,而川普若貿然推進關稅戰,有可能動搖這三大支點。尤其美元霸權的建立,本就建立於美國長期貿易逆差所形成的國際資金循環,如今若逆差收斂、美元流動性減緩,購買美債的需求恐將下滑,美國自身也將承受巨大壓力。

關於美債近期遭遇拋售潮,謝金河認為,這很可能就是川普開始踩剎車的原因之一。日前宣布的「75國關稅豁免90天」,正顯示美方希望暫時緩衝,也藉此重新盤點國際盟友的立場。畢竟要與中國長期對抗,光靠單打獨鬥並非上策。

至於台灣的角色,謝金河語氣沉重表示:「我們沒有選擇。」他強調,台積電是美國科技實力不可或缺的支柱,台灣企業靈活的供應鏈協助製造業重返美國已是既成事實。若川普將台灣視為對手而非盟友,美國在這場戰局中反而可能自斷臂膀,最終難以取勝。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川普鬆口調降關稅但不歸零! 白宮強調「不會單方面讓步」:對中政策未軟化
香港消失了?中美貿易戰「下1階段」開打 謝金河:台灣的角色會更吃重
美中「飢餓遊戲」看誰先倒下?謝金河曝「5關鍵」示警:川普恐讓中國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