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動車落敗後 日本可能在氫能源賽道上再次輸給中國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繼太陽能面板、鋰電池之後,日本再次因產業策略錯誤而在「中國速度」的競爭下逐漸失去電動汽車產業優勢。由於這些新興科技產業都是日本原來領先的技術,卻不知不覺被後來者中國輕而易舉地奪走全球市場。日本專家警告,如果不加緊制訂戰略應對中國挑戰,日本有可能在第4樣新技術─氫能源─再次輸給中國。

《日經中文網》引述其中國總局長桃井裕理的話說,中國有一個詞叫「中國速度」,指的是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迅猛速度。2023年底,使用無人機在低空開展經濟活動的「低空經濟」概念被中國指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轉眼之間,服務的具體化取得了進展,許多城市開始使用無人機來配送外賣食品與飲料。

報導說,日本多次因這樣的「中國速度」而嘗到苦澀滋味。如今已成為中國「新3樣」的光伏面板、鋰電池和純電動汽車,原先日本領先的技術在不知不覺間被中國後來居上奪走全球市場。現在日本在不能退讓的重要領域再次受到中國的挑戰,這就是日本在世界上率先提出的「氫能」社會。

中國以2022年的國家戰略等為背景,投資爆炸式擴大,在氫能的「製造、運輸、儲存、使用」這一整個供應鏈一舉進入實用階段。據能源資訊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估算,從利用可再生能源製造的綠氫2024年産能來看,中國為22萬噸,佔全球的過半數。水電解製氫設備也開始以低價為賣點進行出口,早已有聲音稱其為「第4樣」。

報導指出,在實際利用方面,中國正在推進引入氫能長途卡車和大型客車,預計未來在化學品和鋼鐵生産方面也將産生巨大需求。與仍在原地踏步的日本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氫能産業似乎已經率先進入了大規模生産與需求擴大的增長迴圈。

如果世界真的進入氫能社會的話,將發生什麼?報導表示,在取代石油的重要能源領域,中國將掌握壓倒性的主導權。而氫能正是脫碳時代能源安全保障的核心。這對於日本而言,很可能會成為比現在更具風險的噩夢時代,日本需要認清現實,儘快重新制定戰略。

報導說,日本的氫能戰略主要精力放在已經商品化的燃料電池乘用車以及家庭使用的推廣,此外還有發展海上風力發電等適合日本國土的技術的選項,這項技術如今已在歐洲和中國蓬勃發展,如果國家目標不明確,就會因開發風險而猶豫不決。

中國的産業政策有時會提出看似不合理的「願景型」目標,而實際的産業形成則是「自由放任型」,這是一種混合模式。在國家背書下,企業蜂擁進入並展開「大逃殺」,儘管過程中存在大量浪費和問題,但速度快且更容易催生創新。

報導認為,對於日本而言,首要任務是改變已經達到極限的傳統政策,展現「日本速度」。因為,日本已沒有再次失敗的餘地。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誰說高股息不行? 持878、713等5檔 首季領息金額曝 達人滿意:在預期進度上
大S遺產為何不是「具俊曄先一半」再給子女? 專家爆真相:很多人搞錯了
漲太多不敢追?AI變便宜後「8檔隱藏黑馬」接棒下波噴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