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總共刪多少」有爭議 主計總處指不合理

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許永議。圖/行政院提供
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許永議。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主計總處核算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議結果,但關於總刪減數計算方式仍有爭議。主計總處表示,無論如何計算結果,皆較近3年平均刪減數291億元,高出6至7倍之多,嚴重影響政府政務推動。

根據主計總處核算結果,按通案刪減決議所定通刪項目及比率計算已達301億元,再加計委員會刪減67億元、院會表決提案刪減1,069億元,總刪減數達1,437億元,另因通刪決議中,要求要求通刪數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扣除實際通刪的301億元,政院仍須自刪638億7500萬元,預算總刪減數達2,076億元,較前3年刪減數增加6倍。

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許永議表示,此次立院宣讀內容要求通案刪減數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經過計算,提案要求的通刪部分只有301億元,中間的差額達到638億7,500萬元,需由行政院自行增加刪減,非常不合理。

許永議續指,過去立法院都是要求「總預算的總刪減數」而非「通案刪減總數」,且加計委員會和院會提案的刪減數,合計刪減1,437億元,已超過通刪決議所定總刪減數939億7,500萬元,應無需再予補足。

許永議表示,若以「統刪」方式,要求行政院自行減列歲出並調整科目,將造成預算刪減之政治責任歸屬不明確,有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91號解釋所強調之責任政治原則,另依「預算法」規定,立法院審議歲出預算「應就機關別、政事別及基金別決定之」, 立法院本次決議亦未依此規定辦理。

許永議說明,今年度審議刪減幅度及金額為歷年最高,且多項重要經費刪減幅度大,例如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業務費遭全數刪除、監察院業務費刪減96%,將使兩院及各部會施政窒礙難行,國家政務推動遲緩。

許永議說,今年度凍結比率為近年最高,且部分機關業務費凍結70%,賸餘經費預估僅能支應至3月中,倘未及解凍,屆時將造成機關基本維運停擺,影響政府運作及人民權益。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幾乎一樣怎會賠錢? 抄底抄到躺平股 他嘆「散戶觀念停在20年前」:買0050就好
輝達最大股東不是黃仁勳 「最大咖」驚人持股破天價
股魚「吃豆腐名單」快看!冠軍不是長榮、殖利率飆14% 「15檔5%以上個股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