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德專欄》耳石微化學研究-立陶宛的歐洲鰻故事

立陶宛於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後,積極尋求國際學術合作。因緣際會下臺灣與立陶宛、拉維亞簽訂了一個為期三年(2004-2006)的魚類族群管理計畫(Application of Genetic and Microchemical Markers as implements for diadromous and endangered commercial fish species population management,簡稱GMM)。歐洲鰻是該計畫重要項目,我方利用耳石鍶鈣比測量技術辨別天然鰻和放流鰻,立陶宛和拉維亞則利用遺傳標記mtDNA分析鰻魚族群遺傳結構。

1980年後歐洲鰻資源量急遽下降,感受最深的是鰻魚分布邊陲地帶的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為了資源復育,立陶宛從英國或法國購買鰻苗放流於境內水域。區別天然鰻和放流鰻,是鰻魚放流效益評估的首要工作。

歐洲鰻在大西洋的藻海誕生後,游過北大西洋、進入波羅的海、來到立陶宛淡水潟湖Curonian Lagoon,因此天然鰻會出現波羅的海高鍶鈣比的耳石印記(otolith signature)。從英國購買、空運到立陶宛放流的鰻苗,沒有游過波羅的海,所以沒有出現前述耳石印記,兩者很容易區別,成果已發表(Shiao et al.2006)。這是一次成功的國際合作研究。

2004年4月在立陶宛首都Vilnius召開第一次GMM會議。Vilnius是歐洲版圖的幾何中心,建有紀念碑,我們有幸前往參觀。四月的立陶宛湖面還是結冰狀態,採集鰻魚時要用鑽孔機打洞,這是亞熱帶臺灣難得一見的奇景。我們也搭乘三人座小飛機瞭解Curonian潟湖鰻魚放流地點的環境,潟湖西鄰波羅的海,東接蘇聯加里寧格勒,飛機在潟湖上空盤旋可以看到地面的蘇聯軍隊,擔心會不會誤闖領空被擊落。這一生萬萬沒想到會去波羅的海三小國研究鰻魚,讓我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