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長:錢在抽屜不能用 工業電價面臨調漲壓力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4月將再討論電價,針對工業電價是否會再漲價。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4月將再討論電價,針對工業電價是否會再漲價。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4月將再討論電價,針對工業電價是否會再漲價,經濟部長郭智輝13日強調,讓工業電價具有競爭力是經濟部的基本原則,但必須考量台電財務問題,原本政府已編列1千億元協助台電、改善電價,現在「錢在抽屜不能用」,須請國會高抬貴手。

郭智輝表示,台電目前狀況大家都很清楚,且台電虧損不是因為經營不好,主要是過去補助一般民生用電,這部分是不是能由工業用電電費再吸收,必須詳細計算,電價審議委員會會盡可能算出不影響物價(CPI)且具有競爭力的價格。

國內工業電價2022年來已四度調整,平均工業電價由平均每度約2.58元調高至逾4元,累積漲幅已逾6成。單是去年,工業電價即歷經兩波調漲,4月1日漲了一次,10月16日又再漲一次。市場多數預估,今年4月工業電價會再度面臨漲價壓力。

郭智輝表示,政府本來有準備1千億元要來協助 改善台電財務,進而降低電價調漲壓力,但現在受到預算影響,「如果大家都不能夠接受漲價的話,可能就是大家要稍微跟國會再拜託一下,請國會能夠高抬貴手」。

郭智輝強調,原本1千億預算在經濟委員會只刪了30億元,結果送到大院時變成統刪1千億元,這1千億元對台電的財務來講,「是非常大的問題」,政府有準備預算來補助、錢已經放在抽屜,但現在不能拿來用。

針對如果沒有1千億元補助,台電今年會再虧多少?郭智輝表示,現在還在計算,因為今年國際原物料成本下降,可能買原料的價格就不會那麼緊張,但因台電現在負債比逾90%,這才是台電財務最根本的問題,經濟部會再努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