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H2景氣恐劣於H1 國發會主委:今年GDP逾3不變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周三在立法院報告時提到,今年上半年景氣穩健,預估今年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5.35%,但下半年預估將趨緩至1.00%,主因上半年提前拉貨恐削弱下半年旺季效應,且地緣政治、關稅等不確定性仍存,預估下半年狀況恐劣於上半年,不過AI樂觀也將持續帶動一定動能,全年3.1%的預估值,與先前3以上的預測一致。
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邀請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部長及央行首長就「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如何協助我國產業面對台幣匯率及國際能源價格遽變」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今年上半年景氣穩健,受到AI、高速運算等題材助力,今年上半年出口可望成長24.3%,創下最強上半年,依照主計總處預估今年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5.35%,但下半年預估將趨緩至1.00%,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10%,主因下半年仍存不確定因素,預計7月9日後關稅確立會有較明確走勢,然仍留意上半年提前拉貨而影響旺季效應,不過AI樂觀也將持續帶動一定動能,包括GB300出貨,擴增先進製程跟封測,投資量能增加,國內也擴大內需方案,支撐國內產業有更好發展。
劉鏡清也提到,最大變數仍在關稅不確定因素,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皆會受到影響,預估下半年狀況恐劣於上半年,但全年3.1%的數據,與先前3以上的預測一致。
中東局勢是否影響國內物價、油價,劉主委說明,主計總處先前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幅1.55%,低於2%的警戒線,創2021年4月以來新低;前5月平均CPI年增率也降至2.04%,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顯見物價狀況可控。而隨著6月中東局勢緊張,油價一度上揚,又隨衝突緩和而走跌,不過即使六月高點也未達今年度最高,且先前行政院副院長領導下開會提出各劇本應變措施,擔憂荷莫茲海峽遭封鎖,所幸目前以伊已進入談判桌,故可望後續讓CPI穩定在2以下。
內需擴大方面,劉主委也表示,以新動能、新產業、新布局之三方向,中長期精進穩定,其中新產業擴大AI十大建設變動,讓現有產業AI化,形成新的AI產業,推動矽光子、量子、機器人,並包括軟體產業帶動,同時推動六大區域產業發展,產業發展跟生活圈帶動,並均衡台灣152項建設,並強化高薪就業機會、三大投資台灣方案,讓廠商多元布局,若經貿不穩定,各部會隨時掌握國際情勢而因應,整體以力求經濟穩健發展,穩定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