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永續航油2030占5% 油品雙雄備戰

【時報-台北電】交通部希望航空公司2030年使用5%永續航空燃油(SAF),燃料供應量需求頗大,國內油品雙雄對此已「摩拳擦掌」備戰。台塑石化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量產,鎖定年產量5500噸。中油則正在採購觸媒,優化桃園煉油廠產線,設定明年第三季試產,初期規模1.5萬噸,後續看政策,再逐步擴大。

永續航油多以植物油、餐飲油鍋廢油、農業殘留物等再生資源製成,號稱可大幅減少飛機碳排量7成,助航空業減碳。但其生產成本,是傳統航空燃油3倍到6倍,因此一開始推動比例無法太高。

可是歐盟已開始強制規定,2025年機場起飛飛機,燃料中需有2%為永續航空燃料,2030年增至6%,英國、日本也有相關規畫,台灣則是交通部用鼓勵不強制方式,希望2030年能達到5%。

為了建立自產永續航油,交通部與經濟部去年就開始討論建立供應體系,標準局上月也公布SAF強制檢驗標準,確保品質合規。

生產端方面,油品雙雄對於永續航油都進入實戰階段,台塑化2024年底就開始在雲林麥寮廠區試產,預計第二季正式供應,一年5500噸,未來目標放大到5萬噸,現在已與華航與長榮兩大航空簽署供油合約。

油品龍頭中油4月先進口芬蘭千噸SAF,配合給華航、長榮、星宇,現在正朝自產努力。中油發言人林珂如表示,已選定桃園煉油廠一座工場來試產,下單採購觸媒中,未來運回在產線上加裝,預計明年5、6月全部到位,從第三季開始生產,初期產量設定在1.5萬噸到2萬噸。

不過雙雄一開始都是把廢食用油摻配原油「共煉」,生質比例無法太高,未來目標是生產純生質油料(HEFA) ,把廢食用油、植物油直接轉化成百分百永續航油。

國內3大航空公司,及國際航空飛到台灣來,估計到2030年,國內1年SAF需求量約24萬噸。據了解,中油已擬定短、中、長期永續航油策略,產能設定比台塑化更大,實際量產則端視國內政策、航空公司需求。(新聞來源:中國時報─王玉樹/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