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IDC:AI重塑企業創全新經濟 台灣ICT聚焦5趨勢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公布2025年台灣資通訊(ICT)市場趨勢預測,認為企業將從AI實驗轉為透過AI重塑企業,帶動2025年全球AI支出將達2270億美元、2030年估逾19.9兆美元,創造全新AI經濟。
IDC指出,台灣ICT市場需關注五大趨勢,包括生成式AI下波發展為多媒態與多模型應用,且擴大邊緣IT基礎建設規模、促進雲端市場發展,邊緣運算與AI裝置將加速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拓展,AI BOM及密碼敏捷重要性增加,及AI驅動的碳排管理成主流趨勢。
IDC最新研究顯示,隨著AI快速發展,加速AI轉型已成企業迫切需求,不同規模或類型的企業均對AI進行廣泛實驗,預期2025年企業將從AI實驗轉為透過AI重塑企業,藉由引入AI代理、數據、基礎設施和雲端創新來提供可擴展的解決方案。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認為:「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企業未來要勝出不僅取決於進行AI實驗的能力,還取決於將實驗轉化為可持續創新的能力。企業必須建立AI計畫優先發展順序,打造以數據驅動的彈性企業,才能建立競爭優勢。」
IDC認為,生成式AI需觀察2大趨勢,一是多模態成主流趨勢,企業將偏好採用可同時處理圖片、影像與文字等不同資訊的模型,二是企業將因應場域需求靈活運用小語言模型(SLM),而未來大世界模型(LWM)亦值得關注,多模型應用將是企業發展AI模型常態。
IDC預估台灣人工智慧平台(AI Platform)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8830萬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2.35億美元,成長力道強勁。而邊緣IT基礎設施規模將擴大,台灣本地公有雲基礎設施建置、資料中心託管服務及企業自建私雲或邊緣資料中心的需求將快速增加。
IDC預期明年台灣生成式AI手機將占總體智慧手機市場50.7%,而整體AI筆電將占總體市場41.2%,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透過提供租賃或訂閱模式有效降低一次性購置設備的資本支出,並透過全包服務減輕內部IT資源負擔、提高效率,成為企業靈活解決方案。
面對資安新紀元,IDC認為密碼敏捷性和AI BOM的重要性將在短期內快速增加,成為保障資安的重要投資,資料安全將成為台灣資安市場成長的重要驅動因素,整體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達到7.1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1.9%。
最後,台灣碳經濟時代已來臨,IDC預期國內產業將面臨三類挑戰:一、將碳排法規融入企業營運流程並持續優化,二、提升系統化追蹤確認碳排數據治理能,三、強化ESG風險管理確保企業長期韌性。
因此,IDC認為建立AI驅動,以串聯盤查、智慧分析行動方案、乃至可交易投資的碳排一站式平台,預期將是企業發展趨勢。同時,積極建置綠色供應鏈,並培養綠領人才,預期也是明年發展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