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八號衛星將導入邊緣運算 國科會:目標95%自製率
福衛八號星系首顆衛星預計10月發射升空,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18日在立法院教文委員會表示,目前相關測試、驗證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也指出,目前開始進行最後校正如望遠鏡等設備,預期8月起運至美國。
立院教文委員會邀請國科會進行「競逐太空:國科會太空科技發展布局與未來藍圖」專題報告。立委關心台灣第3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修正進度、衛星發展等議題。林法正說,第3期太空計畫修正案13日送入行政院,核定後對外說明。
對於福衛八號,吳宗信說明,星系為6顆高解析度、2顆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衛九號),有3顆會部署邊緣運算功能,至於自製率,希望最後可以達到95%。
針對2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九號),國科會指出,具備全天候、全天時觀測能力,能與光學遙測影像互補,第一顆衛星預計於2028年發射。
衛星光通訊計畫規劃租賃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服務,發展衛星光通訊關鍵技術,建立低軌道衛星快速且安全的資料下傳路徑,國科會規劃建置一套衛星光通訊遠場及鏈路通道的模擬平台,供國內產學研界進行驗證,協助加速打入國際市場,帶動國內光通訊產業發展。
而立方衛星方面,希望協助具發展潛力任務提案的國內業者,進行立方衛星整體研製與執行立方衛星任務概念驗證,預期可培育3家系統商;同時,引導國內產學研界投入抗輻射電子零組件與元件模組開發,以提升國內衛星元件自製率商。
此外,有立委關心,俄烏戰爭凸顯出低軌通訊衛星的重要,投入科研情況或尋求國際合作?林法正說明,太空中心打造2+4顆低軌通訊衛星,第1顆酬載是買現成,主要為學習設計酬載、整合測試,第2顆會自主研發,帶動產業則有是後4顆,若有緊急狀況,還可以跟國外大型衛星星系合作、承租,但必須要有主權。
依國科會規劃,通訊衛星第一顆預計2027年發射,第二顆2030年進行飛試驗證,也培養國內通訊酬載自製能量。後四顆將培育2家小衛星系統整合廠商。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爸爸剛走哭到腫 還要冷靜辦一堆後事?無腦「繼承6大SOP」照著做輕鬆KO
伴侶驟逝還被趕出門 同居40年不是家屬 連喪事都辦不了 簡單5招照顧「未亡人」
中東戰火再起!這檔ETF太猛了 一天躺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