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宿機構一床難求 醫院搶進超熱門

【時報-台北電】高齡人口增加,長照是未來社福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各大醫院紛紛搶攻市場,專家認為,日照中心由於門檻低數量已幾近飽和,尤其都會區包括台北等已有過剩情形,反觀住宿式機構更符合整合照護需求,但設立門檻高,民間資源難以投入,需要公部門及醫院投注更多資源滿足需求。

國內住宿式長照機構一床難求,衛福部近年積極布建據點,國內首家公辦公營的「南港綜合長照機構」於去年10月啟用,由部立基隆醫院負責經營,最大容額為住宿型長照71床,5人房每月約3.8萬元、單人房型每月約5.5萬元,營運第一年僅開放47床,實際收案20餘位,多數為失能或失智個案。

有別於民間經營,醫院來經營,南港綜合長照機構護理長陳玉如形容,就像「將醫院系統搬進長照機構」,除了有復健科和神經內科醫師固定門診,還有復健師、藥師、營養師等資源,對於個案的支持系統更完整。

同屬公家體系的台北榮民總醫院於107年成立「遊詣居日間照顧中心」,為北部首家醫學中心級的日照單位,111年再投入經營「稻香日照中心」,採「醫養合一」照顧模式,結合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藥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照顧服務員。

台大社工學系教授古允文認為,由醫院提供長照服務的模式,可提供全人、全生命周期的整合照護模式,確實對國內長照體系發展有所幫助。

「人口老化太快,長照資源整體不足」,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聯會祕書長余志松說,住宿型機構投入成本高,且須法人型態設立,限制多民間企業難以投入,只能朝向大型化發展,這只能仰賴公部門、醫院積極布建。

反之,日照中心設置門檻較低,較有獲利空間,因此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余志松提醒,包括台北等都會區,都出現過剩情形,政府應盤點並研議是否需總額管制。(新聞來源:中國時報─王家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