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式創新」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辭世,享壽67歲

哈佛商學院教授、多年名列世界50大思想家的全球知名管理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美國週四時間因血癌辭世,享壽67歲。

克里斯汀生在上世紀90年代發表知名的著作《創新者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被《經濟學人》雜誌譽為六本最重要的財經書籍之一,奠定他管理大師的地位。

但他後來罹患癌症,讓他對生命有了新一層認識,2012年他出版《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再度成為全球暢銷書。

《遠見雜誌》多年來引用並報導克里斯汀生學說理論。在此向他致敬。以下是《遠見雜誌》在2019年10月中的報導,與讀者分享。

人生苦短,該如何衡量此生價值﹖什麼東西可以圓滿生命﹖這是許多人經常問自己、窮畢生之力探索的難題。

或許換個人生視角,更容易找到答案。這也是美國企管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領悟。

很多人以為克里斯汀生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最重要的一課,必定是他所提出、聞名於世的「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論,但他卻認為每學期最後一堂課,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時候他會與學生探討工作抉擇、人生圓滿的定義。

三大問題 決定你如何衡量一生

2012年,他與其他兩位作者歐沃斯、狄倫一起將這堂課衍生出的相關思考,集結成書,在2012年出版《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立馬登上全球暢銷書排行榜。

廣告

「天下文化」在台灣發行的中文版,歷經三個版本、多次印刷,銷售超過12萬本。

暢銷祕密何在﹖不僅因為這是第一本將企管理論套用於人生的書籍,也是因為克里斯汀生發出的「人生三問」,猶如暮鼓晨鐘。至今本書仍是許多讀者奉為人生指引的案頭經典。

曾被知名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50選為「當代50大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克里斯汀生觀察,他有不少哈佛商學院同學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躋身《財星》500大經理人,但最後卻導致家庭破裂、自我厭惡,甚至因違法而鋃鐺入獄。

這逼使他思考人生,發出三大叩問:一、如何定義工作生涯的成功與快樂﹖二、如何讓自己與伴侶/家人/子女的關係成為快樂的泉源﹖三、如何堅守自己的原則與實踐自我﹖

《遠見》整理三個克里斯汀生的重要策略,幫助讀者,在做決定前多些判斷的理論框架。身為企管大師,他主張用「多理論」架構剖析問題,因為「人生很多問題不是單一理論就能解決。」

問題1〉人生動機 保健因素、動機因素 兩者要平衡

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家公司,你該怎麼讓它動起來﹖驅動人生的是誘因,還是動機﹖

首先,克里斯汀生引用心理學家赫茲伯格的「動機理論」,指出該理論包含兩個主要因素「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動機因素」(motivation factor)。

保健因素,指的是那些如果出了問題,就會讓我們覺得不滿意的事情,例如薪水、地位、工作環境與公司政策等。

弔詭的是,雖然保健因素出錯,會令人對工作不滿,但不斷改善保健因素,例如加薪、升遷,也不會讓人變得熱愛工作,只是不討厭而已。

那要怎麼才會滿意,甚至熱愛工作﹖就得談到動機因素。這是指能讓你從工作中得到認可、責任和個人成長的因素,也就是你能藉由克服工作上的挑戰,找到意義,並從內心發出滿足感。

現年67歲的克里斯汀生提醒,當你做任何選擇時,要在兩大因素中取得平衡。不要被外加的保健因素牽著鼻子走,得傾聽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什麼是真正有動機去做的事。

問題2〉執行策略 在行動之前 先驗證假設

人生漫漫,計畫往往追不上變化。但預料之外的變數,可能是一個機遇。

書中指出,人們通常把焦點放在看得到的目標,並擬定計畫、起身追逐,這屬於「審慎策略」(deliberate strategy)。

但過程中,因為不斷嘗試而冒出來的機會,卻可能「無心插柳柳成蔭」,恰巧解決問題,這就是「應急策略」(emergent strategy)。很可能在通盤調整公司藍圖之後,應急策略反而成為新的審慎策略。

克里斯汀生舉了一個例子。

當年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創辦人沃爾頓,原本想把第二家店開在大城市曼菲斯,但因為太太不想離開家鄉,最後沃爾頓只好在阿肯色州班頓維爾小鎮開了第二店,離創始店不遠、調貨方便。也就此確認沃爾瑪的「小鎮開零售大店」的成功商業模式。

人生策略通常不斷演化、修正,就像在進行一場變數很多的化學實驗。但他提醒,不論企業或人生都不需要在慘敗之後,才學到教訓,可以在行動之前,先驗證假設。

像是進行一項企劃案,可以要求專案小組列出清單,條列當初做成企劃所根據的假設條件,也就是「如果想達到企劃案上的目標,必須證明哪些假設是真的﹖」

同樣的方法,也能應用在個人職涯上。接受新工作之前先想想:「如果要成功轉換跑道,哪些假設的前提條件要存在﹖」而想達到這些前提,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哪些又需要別人幫忙的﹖

例如,想要去新興市場工作,就要先確認求職的公司是否已在新興市場投資、布局,自己又能在其中擁有哪個職場角色。

問題3〉關係經營 家庭與人際關係 放在優先順位

人生有多個面向,克里斯汀生發現,人們習慣以工作上的成就為傲,但萬一成功的量尺錯了呢﹖

成功的量尺錯了,就容易導致資源分配不當。

他建議回歸到初心,檢視資源分配是否符合決策目標,而且別忘了人生的方向是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決定構成。每一個選擇,都在驗證你的人生價值觀。

不過許多時刻,人生可能沒有選擇,只能取捨!尤其當你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如何權衡﹖

克里斯汀生援引一個「好資金」「壞資金」理論來解析人生難題。

好資金,指的是用少許的錢、及早投資,能找到獲利模式的資金;相對地,大量投資、急於看到成長,卻淪為炒短線,就是無法長期獲利的壞資金。

對人生而言,時間就是最重要的資金。「別被工作綁架了!」他觀察,很多職場成功人士拚命工作是為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但大把時間花在工作上的結果就是疏忽家庭,導致不可逆的情感疏離。

與其如此,他建議把家庭與人際關係,放在人生投資的優先順位,盡早布局、長期耕耘。尤其不要因為工作忙碌,就把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外包」,這可能犧牲未來的親密關係。

從管理上的觀點,一家公司的營運能力,取決於三大因素:資源、流程與優先順序。

而應用於人生,孩子,顯然是與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生公司」。本書指出,孩子的資源包括父母給予的物質、金錢與時間,還有他們自身的天賦、知識與才能等條件。

流程,就是孩子運用資源進行創造的能力;優先順序,則是他進行創作的動力與理由,而家庭文化將會影響他的價值排序。

例如,孩子能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自己摸索出的創新能力,產製出一個App。而他之所以願意排除萬難去研發,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想令人刮目相看。

「你以為給孩子最好、最多的資源,卻可能反倒剝奪了他們的能力!」克里斯汀生提醒,與其把孩子時間塞滿學習活動,父母該做的是幫忙孩子發現真正喜歡的,並找到動機去發展自己的流程。

不只是教育下一代,資源、流程與優先順序,這三大能力同樣適用於各類型的人生公司。

如何從中找到平衡之道,並客製化自己的成功量尺,這是所有人生執行長一輩子重要的自我管理課題。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