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經濟增溫 陸股後市可期

【時報-台北電】2020年下半年以來,陸股幾乎是以急漲之姿,迄今已繳出亮兩位數的表現,明顯領先全球其他市場。包括上海綜合指數等主要滬深指數市場,以及主要港股,第三季以來漲幅都逾14%。法人認為,有鑑於二次疫情的防控、非大規模封城及小區精準管控下,經濟活動逐步回復,吸引資金挹注,有助於A股後市表現正向。 宏觀經濟方面,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蘇泰弘表示,首先在生產方面,6月大陸官方製造業PMI持續處於擴張,大陸消費持續回溫,在防疫物資與歐美積壓訂單帶動下,出口連續兩個月優於預期;PMI在生產回復、新訂單及新出口訂單彈升下,已經連續四個月高於50;內需方面,蘇泰弘表示,在當地基建、地產投資等內需產業帶動下,率先復甦,亦成為支撐陸股的重要因素。 布局方向上,建議可聚焦財政政策、推動城鎮化、民生消費等題材,掌握相關政策紅利題材。題材方面,可留意基建工程、消費建材、5G應用、新能源車、太陽能以及受惠內需消費復甦等題材。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疫情干擾之下,全球政府皆將恢復經濟視為首要目標,大陸也不例外,在政策助攻之下,企業盈利增長有望逐季好轉,不過經濟恢復程度以及美中貿易關係演變等仍須留意,投資上建議採行業均衡布局,產業部分包括消費、醫療、雲端計算、5G、新能源車等可關注,以業績優於預期、成長性佳和穩定股利增長的個股為布局首選。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陸股本波反彈主因有二:一是經濟基本面漸露曙光,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率年增率6%,為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二是官方對股市基調偏多,不僅考慮修改上證指數編制方式,為資本市場進行深化改革,官媒亦發布培育A股「健康牛」的言論。 張帆指出,無論從基本面或政策面,都為陸股提供中長期向上動能,建議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方式,把握這一波景氣復甦與改革紅利。(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