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內外資回補 台股聚焦AI概念
【時報-台北電】美國最新報告顯示勞動市場無虞,很大程度符合人們對「金髮女孩」數據的期望,美股再攻新高,投信法人認為,台股一向與美股連動高,目前電子股走勢進入擴量震盪,經過放量震盪後,可視為台股短線多空方向重要參考,各領域AI概念股走勢漸漸整齊,漲勢若能延續且擴散,將有利台股挑戰高點。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11月受提前反映川普2.0的利空影響,台股出現修正格局,但此一利空已大致消化完畢。在外資開始回補,內資也回頭進場下,加上明年台股企業獲利持續有雙位數以上增長的底氣,預期農曆年前的做夢與紅包行情可期。在類股操作上,看好AI供應鏈、半導體(晶圓代工、IC設計、IP、半導體設備)、光通訊、電子零組件、重電等族群。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沅易指出,由於AI需求強勁,台灣10月外銷訂單金額達554.5億美元、年增4.9%,持續八個月正成長;今年前十個月外銷訂單共計4,84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加上第四季受傳統消費新品備貨熱潮接單效應加持,今年全年台灣外銷訂單將會擺脫2023年負成長轉為正成長格局。
台灣內需維持穩健,整體基本面仍屬健康,明年企業獲利可望維持雙位數增長,而儘管川普上任後,其可能提出的貿易政策與言論或可為市場帶來波動,不過在全球AI發展趨勢未變之下,仍不改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於半導體/ODM供應鏈完整及轉單效益擴大,因此對於台股中長期表現仍正向看待。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認為,美大選後回歸基本面觀察,AI發展仍引領半導體和高科技產業成長,因此投資趨勢仍朝向以科技資訊為主。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統計,10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569億美元,較9月增加2.8%,再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22.1%,全球半導體銷售連七個月成長,預期今年總銷售額將增長近2成,明年可望持續增長雙位數百分比。相關概念族群在整理一段時間後,有望重新吸引資金青睞。(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