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生活經驗 向鴻全編織文學地圖

任教於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向鴻全老師,也是一名作家,新作「何處是兒時的家」,書中從童年眷村生活、兒時友伴交誼以及父輩的故事,交織出一幅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學地圖。(李明朝報導)

向鴻全老師表示,兒時出生在馬祖新村附近,許多同學和玩伴就住在馬祖新村,因此累積不少關於馬祖新村的個人記憶;後來也有一段時間住在忠貞新村,於是就以眷村個人生活經驗為新書內容。

「何處是兒時的家」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向鴻全老師表示,包括從小在眷村生活、友伴的故事,還有父親不幸的遭遇,以及環繞著父親這個遷臺離散的世代,共同的處境和悲劇。透過這些記憶的重述,建立一個既真實又帶著個人想像的世界,也召喚眷村記憶。

「何處是兒時的家」不是要真正找兒時的家,向鴻全表示兒少時,每個人對兒時的家理解或定義不一定相同,有認定的家、記憶的家,特別是處在一個充滿移動經驗的世界,「家」的定義也隨之流動,但是只要認定是最重要的家,其實就是兒時的家。

向鴻全希望也能建立一個屬於桃園在地的觀點,一個透過文學視角觀察的桃園經驗,從個人經驗到普遍價值,從在地意識接軌真實世界,讓更多人關注情感與人性。

向鴻全進一步提到,自己經常得益於教學,從教學中反思自己的成長經驗,也反省自己教養孩子的觀念和方法,從現在主流的教育思想中,更重視學習歷程,以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維,對他的寫作也提供啟發,重新思考做為新世代的寫作,除了找到自己發聲的位置外,恐怕是要走出書房,更積極關心世界,讓文學寫作與社會對話的力量更加提升。(圖:向鴻全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