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解析》美中暫時休兵 台股後市量能是關鍵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受美中關稅戰趨緩,激勵台股今早開盤大漲344點、以21,474.02點開出後,續由台積電(2330)、鴻海(2317)、聯發科(2454)、廣達(2382)等電子權值指標齊揚領攻,點燃AI概念族群多頭熱情,加上DRAM雙雄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受惠漲價題材量價俱揚,貨櫃三雄也挾搶運題材揚帆疾駛,拉抬集中市場指數一度飆升至21626.28點、大漲496.74點,但尾盤賣單調節台積電、世芯-KY、緯穎、聯鈞等,使得漲點收斂,終場集中市場上漲200.6點、收21330.14點,總成交值放大至3905.1億元;櫃買市場漲0.94%、收228.18點,成交值1086.9億元。
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從技術面來看,台股此波最低來到17307點,而這波自底部反彈,持續回補4月7日對等關稅造成的跳空缺口,若量能能有效放大至月均量水準,則有利於指數化解賣壓、持續上攻,否則以進入區間整理機率較大,拉回空間或將有限,下檔支撐先看2萬點整數關卡。
廖炳焜指出,受惠AI晶片需求熱絡,晶圓代工龍頭4月營收月增22.2%,創下單月新高且已達第2季財測低標的38%,遠優於市場預期,而目前國內外法說高峰已過,本週海內外變數降低,預期美國關稅政策、財報最後公告、MSCI權重調整等將為是市場關注焦點,另外,下週將登場的520行情與Computex議題預料持續發酵。
即使投資氣氛和緩,廖炳焜認為,後續需高度關注台股供應鏈的移轉狀況,以及各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進程,整體而言,AI仍為台股投資主軸未變,AI伺服器在雲端服務業者的剛性需求支撐下,關稅影響程度預估相對較小,且AI發展趨勢確立,長期仍具高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