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投信撐盤台股力守22K;廣達跨足電子傷票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美股四大指數收紅,台股17日跟著走揚,同步推升新台幣,儘管美元指數反彈,新台幣開盤仍升破29.5元關卡,盤中最高觸及29.46元,續創波段新高,但隨日圓等主要亞幣全面貶值,央行不希望新台幣獨強,尾盤積極出手進場調節,終場收在單日最低點。
2.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17日公布「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六,在人口超過2,000萬人的經濟體中,連五年蟬聯世界第一。
3.傳以伊衝突有望降溫激勵美股走揚,台股17日開高一度大漲281點,惟盤中傳川普急撤G7並要求所有人撤離德黑蘭,漲點大幅縮減至68點。投信與八大公股行庫進場各買超83億與19億元挺人氣,外資亦買超台積電40億元加持,終場加權指數上漲161點收22,211點,終止連三黑,成交量擴大至3,742億元,權王台積電也回到除息當天收盤價1,045元,醞釀填息。
4.廣達持續擴大智慧醫療布局,17日攜手國防部軍醫局與國防醫學院舉辦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共同研發電子傷票系統。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廣達布局智慧醫療有三大方向,有許多智慧醫療專案正在進行中,但打造相關應用並不容易,需要好好了解醫生的需求,「因為醫生是最聰明的人」。
5.台積電頂著以伊衝突逆風、穩居千金寶座,替台股守住22,000點關卡注入強心針。摩根士丹利證券此時進一步預料,台積電於7月17日法說會時,將基於AI需求強勁,上調今年全年營收財測,同時,重申台積電2026年啟動晶圓代工全球漲價,美國廠調幅上看1成,基本面喜上加喜。
6.中華電股價連日創高,17日再以136.5元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市值達1.06兆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第六。中華電董事長簡志誠表示,各項投資陸續開花結果,全年業績看起來比原定財測目標樂觀,不過,還是要謹慎、如履薄冰的往前走。
7.第二季接近尾聲,凱基、華南及群益三家投顧17日同步舉行下半年投資展望。在關稅、匯損等變數的影響下,華南投顧看高點落在第三季23,500點,凱基投顧以18倍本益比預估,高點將落在23,261~24,318點之間,群益投顧則認為第三季行情會先走弱,第四季反映明年聯準會(Fed)主席更換後大幅降息,年底前指數高點挑戰25,000點。
8.台積電、長榮、聯發科、鴻海、緯創等重量級上市櫃公司,於6~7月陸續發出鉅額現金股利,合計高達1.02兆元,7月出現兩個發放現金股利的「超級旺日」,迎接發放高峰期。法人預期,這股龐大資金潮會陸續回流股市,成為台股中長線走強的支撐力道。
9.貨櫃輪湧向美西南航線搶賺高運價,拖累運價一路下修本周市場最低運價已跌破3,000美元防線,看見2字頭。多家貨代業者表示,雖然6月至今貨量較5月增加,但不如預期,加上太多加班船搶貨,貨量大的客戶有議價空間,目前多數美西南線每40呎櫃運價約2,950~3,000美元,估計下周還會微幅下修百美元。
10.大成17日舉行股東會,集團董事長韓家宇指出,面對國際多變情勢,今年大宗物資價格相對平穩、匯率可望有短期收益,台灣各種投資新廠都在收尾,包括全能營養新廠明年投產、柳營的土雞加工廠今年準備投產,還有正在進行中的福圓號入股案等,加上美國投資的Amy Food食品加工廠拓展業務,也會有擴建計畫,今年整體營收有機會比去年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