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股淘金術2》「娘家大紅麴」背後推手是它!曾苦虧11年 晨暉營收與獲利同步創新高

晨暉生技研發技術長潘子明(左)、董事長李家榮(中)與總經理潘佳岳(右)。(圖片來源/晨暉提供)

保健食品有多夯?只要看看保健食品出現在電視廣告的頻率就可以知道。據統計,台灣每年保健食品市場都超過千億元規模,相當於2座台北101大樓造價。

對於生技產業來說,保健食品更是獲利來源的保證,比起做新藥必須數十年磨一劍、持續燒錢、還得面臨一翻兩瞪眼的結局;保健食品顯然更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與獲利。

不過,保健食品之路也不都是輕鬆順遂,有的公司為了自己的堅持,燒錢做人體臨床實驗,在興櫃市場中的晨暉,就是一個標準的例子。提起晨暉,投資人可能並不熟悉,但若提起「娘家大紅麴」、「娘家益生菌」,多數人大概都是耳熟能詳,這兩樣明星商品都是晨暉製造的。

據AC尼爾森統計,這兩樣產品市占分別都是開架第一名,這兩樣商品熱賣,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晨暉足足虧損了11年,直到2019年才開始獲利,2019、2020年EPS分別為1.23、3.8元(以期末股本計算),而晨暉與民視早在6年前就合作,為什麼晨暉這2年才開始賺錢?

國外參展沒人理睬,做保健食品做到人體臨床實驗

晨暉總經理潘佳岳,指著會議室旁那一排專利,苦笑著說:「那些都花很多錢」。晨暉投入超過10個人體臨床試驗,包括紅麴不同適應症血脂、血糖、血壓、失智症等,以及益生菌不同適應症腸道蠕動、腸道菌相、正在進行中的胃幽門螺旋桿菌等。產品也經過美國FDA認證新膳食營養成分,光是紅麴就在國際上發了130篇報告。

廣告

潘佳岳解釋,送大醫院做臨床、隨機雙盲,正式發案、收案、追蹤病例、執行、正式統計、分析檢驗、發報告等,花很多錢。例如現在在台大進行的胃幽門螺旋桿菌200個人的臨床,隨機雙盲,一半打安慰劑,算是很大型的臨床。

「我的多效,一定驗證給你看。」做臨床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國際市場。他直言,「如果只是台灣市場,做到死我也沒辦法回收」。因為有驗證完的臨床報告、適應症專利,而不是鄉野調查,國外大廠才容易買單。

潘佳岳的父親是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潘子明教授,潘佳岳跟台大技轉,從這個產品去找到股東的,最後從實驗室到商業化,轉換需要花很大力氣。潘佳岳回憶,2010年第一次去美國參展,外國人看完說不錯喔,就走了,一張訂單都沒有。「除非你的東西是葉黃素、DHA、或是B群,很已知的產品,若要賣一個全新的東西,你沒有人體臨床,根本沒有人看。」

晨暉想做保健食品界的INTEL

潘佳岳解釋,一般保健食品想的都是行銷,但有的人是代工,我是賣原料,安全性訴求完全不一樣,我要證明給我的客戶看,而且我投完之後別人根本跨不進來,要能占到市場與長青地位,若沒有國際認證的功效,那就只能做大家都有的,或是拚價格。潘佳岳想做保健食品界的INTEL,INTEL可以把CPU賣給ASUS、 ACER,他想做品牌功能原料,把原料賣給很多大廠。

6年前又是怎麼與民視牽上線?原來當時晨暉一個股東與民視高層一起打高爾夫球,送了一些保健食品給對方,想當然爾,這保健品應該就靜置於某處;一直到了這位高層的大陸友人來訪,談起太太腸胃不好,這保健食品就當成禮物送給對方。結果這位友人再來台灣,要求一定要與晨暉見面,說太太吃了挺有效果。

於是民視高層把公司所有一級主管帶來,晨暉的小會議室擠了超過30個人,簡報加上問問題問到飽,最後連包裝廠也整台遊覽車拉去看個仔細,才展開了這個商業模式。沒想到,銷售佳績讓大家都跌破眼鏡。

預計第4季規劃擴產,海外市場是長期目標

目前晨暉產能全開24小時生產,預計在第4季規劃擴產。來自娘家的貢獻仍達95%,潘佳岳坦言,發展海外很困難,FDA認證花了3年時間,通過法令核可上市這個門檻,要讓客戶接受新東西又是另外一個門檻。

不過今年來自海外的收入比重有機會超過1成,目前已有美國、加拿大、比利時、義大利、馬來西亞等客戶下單,埃及、日本、南韓、中國也正在洽談中。自有品牌方面,為與娘家產品區別,也會走醫院診所通路。

揮別11年的虧損,晨暉不論營收、獲利都步步走高,享受豐厚果實。一路走來,潘佳岳說,最辛苦的時候也從來沒想過要放棄,清楚找到自己的價值,只要在那個地方站久了,一定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更多信傳媒報導
財富必修課》疫情及中國監管利空衝擊 美股震盪、新興股市收黑
百年來第一次!東奧跳高出現兩位金牌得主 卡達和義大利選手同意並列冠軍
無薪假飆到56687人創疫情以來新高 防疫降級但住宿、餐飲還沒止血